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
出处:《安公子 其一》
宋 · 柳永
远岸收残雨。
雨残稍觉江天暮。
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
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
停画桡、两两舟人语。
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
游宦成羁旅。
短樯吟倚闲凝伫。
万水千山迷远近。
想乡关何处?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
刚断肠、惹得离情苦。
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雨残稍觉江天暮。
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
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
停画桡、两两舟人语。
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
游宦成羁旅。
短樯吟倚闲凝伫。
万水千山迷远近。
想乡关何处?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
刚断肠、惹得离情苦。
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注释
稍觉:渐渐感觉到。拾翠:拾,拾取。
翠,翡翠鸟的羽毛。
指古代妇女出游时的嬉戏。
蒹葭:芦苇。
画桡:彩绘的浆,泛指船桨。
游宦:即宦游,离开家乡到外地去求官或做官。
羁旅:长期聚居他乡的一族。
樯:桅杆。
乡关:故乡榭:建筑在台上或水上的房屋。
孤;少。
翻译
你独自靠着船舷向远处的岸边望去,淅淅沥沥的雨快要停歇了。天空中还是布满了黑云,让人觉得仿佛到了傍晚时分。水边的小洲上一片寂静,并没有采摘香草的女子。放眼望去,只见双双鸥鹭立在水边。一阵风拂过芦苇荡,芦苇轻轻摇晃,几点渔灯时隐时现。舟上两人在闲谈,一问“今晚宿在哪儿”?一手遥指远处,烟雨绿树中隐藏着一处村庄。你四处为官,早已成了他乡客。闲倚桅杆凝思长久立。望,万水千山迷茫远近处。家乡在何处。子别后、亭台楼榭依旧在,不见人欢聚。想到此、肝肠寸断,离情苦。却听到,杜鹃声声叫:不如归去“,让你更添愁绪。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傍晚的画面。"远岸收残雨",雨后的江天显得更为静谧,远处的岸边雨意渐消。"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寥寥数笔勾勒出洲头人迹罕至,只有鸥鹭相伴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视线转向江边,渔火在芦苇丛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夜晚的神秘感。接下来,"停画桡、两两舟人语",船夫们在桨声中交谈,透露出一丝人间烟火气。
词人感叹自己的漂泊生涯,"游宦成羁旅",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羁旅之苦。"万水千山迷远近",远方的家乡在视线中模糊不清,更增愁绪。"想乡关何处",直接抒发了对家乡的深深怀念。
"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回忆起与亲朋共度的美好时光,如今只能独自承受离别的哀愁。最后,"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杜鹃鸟的啼叫仿佛在催促词人回归,加重了思乡之情和离别的苦涩。
总的来说,这首《安公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的旅途见闻和内心感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了柳永词擅长的婉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