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秋风怅别秦淮去,夜月长悬石洞看全文

秋风怅别秦淮去,夜月长悬石洞看

出处:《寄韩绪仲先生
明 · 李孙宸
留曹佐礼附同官,门对钟山烟雨寒。
问日升堂公事少,有时归署酒杯宽。
秋风怅别秦淮去,夜月长悬石洞看
共仰东山微诏起,敢论王贡附弹冠。

鉴赏

此诗《寄韩绪仲先生》由明代诗人李孙宸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色与人事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首联“留曹佐礼附同官,门对钟山烟雨寒”,以钟山烟雨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经历的回忆。钟山烟雨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象征着两人之间难以割舍的情感纽带。

颔联“问日升堂公事少,有时归署酒杯宽”,通过描述日常生活的轻松与闲适,反映了诗人与友人在公务之余的惬意时光。这里不仅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流露出对简单生活之美的欣赏。

颈联“秋风怅别秦淮去,夜月长悬石洞看”,将情感推向高潮。秋风中离别的愁绪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交织在一起,秦淮河与石洞作为地点的转换,既是对时空变迁的感慨,也是对往昔相聚场景的追忆。夜月的长悬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永恒不变的情感,仿佛友人的形象在月光下永远存在。

尾联“共仰东山微诏起,敢论王贡附弹冠”,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事业发展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与友人关系的珍视。这里的“东山微诏”可能是指友人即将获得重要任命或晋升,而“王贡附弹冠”则是借用了古代文人因友人得志而自感失意的传统表达方式,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与自我牺牲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事情感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