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有女子执巾裾,床前红毯平火炉
世间虽有古画笔,可往共观临石渠。
我时冒热跨马去,开厨发匣鸣锁鱼。
羲献墨迹十一卷,水玉作轴排疏疏。
最奇小楷乐毅论,永和题尾付官奴。
又有四山绝品画,戴嵩吴牛望青芜。
李成寒林树半枯,黄筌工妙白兔图。
不知名姓貌人物,二公对奕旁观俱。
黄金错镂为投壶,粉幛复画一病夫。
后有女子执巾裾,床前红毯平火炉。
床上二姝展氍毹,绕床屏风山有无。
堂上列画三重铺,此幅巧甚意思殊。
孰真孰假丹青摹,世事若此还可吁。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夏时节的雅集,主人公接受朋友江君的邀请,一同前往观赏书画。诗中不仅展示了古人对艺术的喜爱和鉴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之间的情谊与交流。
"五月秘府始曝书"表明时间已经来到初夏,气候渐热,而私家藏书开始解封。"一日江君来约予"则是朋友的邀请,共同前往某处进行文化艺术的享受和探讨。
接下来的"世间虽有古画笔,可往共观临石渠"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追求。"我时冒热跨马去,开厨发匣鸣锁鱼"则是主人公急忙赶赴约会之地,即便天气炎热也不能阻挡其前行。
随后的几句"羲献墨迹十一卷,水玉作轴排疏疏。最奇小楷乐毅论,永和题尾付官奴。又有四山绝品画,戴嵩吴牛望青芜。李成寒林树半枯,黄筌工妙白兔图"描述了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的展示,每一幅都承载着独特的情感和意境。
诗中还有一段对人物的描写:"不知名姓貌人物,二公对奕旁观俱。黄金错镂为投壶,粉幛复画一病夫"。这里可能是在描述某种特殊的人物刻画,或是对某位艺术家的赞誉。
最后几句"后有女子执巾裋,床前红毯平火炉。床上二姝展氍毹,绕床屏风山有无。堂上列画三重铺,此幅巧甚意思殊。孰真孰假丹青摹,世事若此还可吁"则描绘了一个温馨而雅致的场景,同时也在探讨艺术作品的真伪与价值。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书画雅集的细腻描述,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们对于艺术的追求和鉴赏,以及他们之间的情谊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