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非田桑八百之草庐,即为木奴过千头
出处:《题橘洲居士别业图》
明 · 湛若水
太湖畴昔吾曾游,东洙西崦入湖陬。
小从悬木望缥缈,洞庭云飞天际流。
茆公见我招手迎,惜也欲渡无扁舟。
愤将湖水一口汲,喷济万物泽九州。
三十年来抱孤志,时不可得徒淹留。
披图宛见蔡氏裔,四时始悟功成休。
高踪已逐鸱夷去,至今芳躅留橘洲。
还闻橘洲邻夏湾,一水旁通流玉沟。
两山对峙深门阙,瑞气浮空如蜃楼。
橘洲居士称时清,五湖波浪谢五侯。
花开花落记年华,玲珑硕果斜阳收。
自非田桑八百之草庐,即为木奴过千头。
居士居士谁与俦?自受天乐无人休,北圃南田游寿乡,一声长啸如鸾凰。
俯视夫差避暑湾,豪华既尽何荒凉!吴王越相俱寂寞,惟有震泽春天三江瀼瀼之流长。
居士有子曰九逵,隐居肯构以肯堂。
通籍于今留翰苑,君子福泽殊未央。
乘风飞锡欲与去,令我三十载幽期一日偿。
当时请扫茅公坛,分我地亦何伤?
小从悬木望缥缈,洞庭云飞天际流。
茆公见我招手迎,惜也欲渡无扁舟。
愤将湖水一口汲,喷济万物泽九州。
三十年来抱孤志,时不可得徒淹留。
披图宛见蔡氏裔,四时始悟功成休。
高踪已逐鸱夷去,至今芳躅留橘洲。
还闻橘洲邻夏湾,一水旁通流玉沟。
两山对峙深门阙,瑞气浮空如蜃楼。
橘洲居士称时清,五湖波浪谢五侯。
花开花落记年华,玲珑硕果斜阳收。
自非田桑八百之草庐,即为木奴过千头。
居士居士谁与俦?自受天乐无人休,北圃南田游寿乡,一声长啸如鸾凰。
俯视夫差避暑湾,豪华既尽何荒凉!吴王越相俱寂寞,惟有震泽春天三江瀼瀼之流长。
居士有子曰九逵,隐居肯构以肯堂。
通籍于今留翰苑,君子福泽殊未央。
乘风飞锡欲与去,令我三十载幽期一日偿。
当时请扫茅公坛,分我地亦何伤?
鉴赏
这首明代湛若水的《题橘洲居士别业图》描绘了诗人对昔日太湖之游的回忆,以及对橘洲居士隐逸生活的赞赏。首联写自己曾游历太湖,东洙西崦皆入眼帘,悬木之上远眺湖光山色,洞庭云雾如天边流水。接着,诗人描述茅公热情相迎,但因无舟而未能畅游,心生壮志,想象汲取湖水济世。三十年来,诗人怀抱孤志,感叹时光荏苒。
诗中提到蔡氏后裔的橘洲,四季变换,功成身退,居士已如鸱夷般离去,留下橘洲的芬芳。橘洲临近夏湾,山水相映,如蜃楼般祥瑞。居士生活简朴,与世无争,享受着田园乐趣,花开花落,硕果累累。诗人羡慕居士的隐逸生活,但也感慨世事变迁,繁华已逝。
最后,诗人提及自己的儿子九逵,虽仕途有成但仍选择隐居,君子之福泽无穷。诗人表达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借此画作实现与橘洲居士共度隐居生活的愿望。全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当下生活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