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日东郊上,谁人见采桑
出处:《咏官妓从人》
宋 · 梅尧臣
少为轻薄误,失行落优倡。
去作小家妇,愿同贫里装。
无心歌子夜,有意学流黄。
他日东郊上,谁人见采桑。
去作小家妇,愿同贫里装。
无心歌子夜,有意学流黄。
他日东郊上,谁人见采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轻薄:轻浮,行为不端。失行:失去正道,行为不检点。
优倡:指古代的艺人或妓女。
小家妇:普通家庭的妻子。
流黄:泛指流传的民间故事或黄色书籍。
采桑:古代女子的劳动活动,象征着勤劳和朴素。
翻译
年轻时因轻浮而误入歧途,失去了品行,沦落到优伶或倡妓中。离开那样的生活,去做普通人家的妻子,希望能与贫穷的生活共度。
不再有心思唱那些夜晚的歌曲,却有意学习那些流传的民间故事。
将来有一天在东郊劳作,又有谁能看见我像古代女子那样采桑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咏官妓从人》,通过对官妓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她们过去轻浮放纵的行为,以及后来选择低微生活的决心。"少为轻薄误,失行落优倡"两句,揭示了她们年轻时的误入歧途,行为不检。"去作小家妇,愿同贫里装"表达了她们愿意改变身份,甘于平凡的决心。"无心歌子夜,有意学流黄"进一步表明她们不再追求繁华,而是专心于平淡生活,甚至希望学习纺织(流黄,古代对纺织的代称)。最后两句"他日东郊上,谁人见采桑"以疑问的方式,暗示了她们可能在田间劳作,期待着未来的隐居生活和被人遗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官妓的自述,反映了她们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和对新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身份转变的无奈与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