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四更即不眠,东望逆曙色全文

四更即不眠,东望逆曙色

出处:《学诗吟十首 其八
宋末元初 · 方回
我寓侍郎桥,夜枕闻五德。
四更即不眠,东望逆曙色
南睨三茅阁,千灯破暗黑。
百八仙林钟,鼍龙吼其北。
繄此倚阑人,四海谁我识。
未能朱晦翁,乡邦续道脉。
犹当陆放翁,桐江刻诗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寂寞孤独的夜晚场景。诗人住在侍郎桥附近,夜里听到了五德寺的钟声,这个声音让他彻夜未眠。他向东方凝视着天边的曙光,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眷恋和思念。

“南睨三茅阁”一句,诗人似乎在仰望那些位于南方的高阁或楼台,这些地方可能是他向往的目标或象征。接下来的“千灯破暗黑”则描绘了一种光明驱逐黑暗的情景,可能是对希望和光明的一种渴望。

“百八仙林钟,鼍龙吼其北。”这里的“百八”很可能是指佛教中的108个烦恼,而“仙林钟”则可能是某处寺庙或道观的钟声。诗人用“鼍龙吼其北”来形容钟声的宏大和神秘,这也许是在表达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诗的后半部分,“繄此倚阑人,四海谁我识。”这里的“我”是一个孤独的存在,他在桥上倚靠栏杆,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助。他问道,在这广大的世界里,有谁能够真正理解他呢?

最后两句“未能朱晦翁,乡邦续道脉。犹当陆放翋,桐江刻诗集。”表达了诗人对于前辈诗人的敬仰之情。他提到了朱晦翁和陆放翊,这两位都是宋代的诗人,诗人通过他们的诗歌寻找着精神上的慰藉,并希望能够继承和发扬这种文化脉络。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