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病未能辞薄俸,忘名何必入深山
出处:《咏怀寄皇甫朗之》
唐 · 白居易
老大多情足往还,招僧待客夜开关。
学调气后衰中健,不用心来闹处闲。
养病未能辞薄俸,忘名何必入深山。
与君别有相知分,同置身于木雁间。
学调气后衰中健,不用心来闹处闲。
养病未能辞薄俸,忘名何必入深山。
与君别有相知分,同置身于木雁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老大:指年老的人。足:足够,频繁。
往还:来往。
学调气:学习调节呼吸或精神的方法。
衰中健:在衰老中保持健康。
薄俸:微薄的俸禄,指官职收入。
忘名:不追求名利。
入深山:隐居。
相知分:相互理解的缘分。
木雁间:比喻平凡与超脱之间,木雁分别代表世俗和平淡。
翻译
老人多情,频繁来往亲友间,夜晚也开门迎客。学了调养气息之后,虽年老却体健,心中无杂念,即使在喧闹之处也能自得其乐。
因养病而无法推辞微薄的俸禄,不求名利何必非要隐居深山。
我与你有相互理解的缘分,如同一同置身于平凡与超脱之间。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朝时期创作的,名为《咏怀寄皇甫朗之》。白居易以其平易近人的风格著称,这首诗也不例外,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生活态度的体现。
开篇“老大多情足往还,招僧待客夜开关”两句描绘了主人公热情好客的性格,即使年事已高,也依旧保持着对朋友的情谊,愿意随时欢迎来访者,甚至到了夜晚也仍然敞开心扉。
“学调气后衰中健,不用心来闹处闲”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尽管学习和修养需要在年轻力壮时进行,但即便到了中年以后,仍旧可以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而不必将心思放在世俗纷扰之事上。
“养病未能辞薄俸,忘名何必入深山”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在生病期间的思考。尽管还未痊愈,也无需过分在意世人的看法,更不必为了摆脱名利之争而隐居深山。
最后,“与君别有相知分,同置身于木雁间”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这份情感超越了世俗的界限,就如同共同处于那寂静的林中一般。这里的“木雁间”象征着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温厚的人性和超脱的生活智慧,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