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侯才气旧无朋,晚作江淮肉食僧
出处:《文炳近岁节感怆作诗宽之》
宋 · 陈造
严侯才气旧无朋,晚作江淮肉食僧。
饱对风烟吐膏馥,时因节物动销凝。
君今宛是林和靖,我亦何如杜伯升。
浊酒寒菹共一笑,未妨同剔课诗灯。
饱对风烟吐膏馥,时因节物动销凝。
君今宛是林和靖,我亦何如杜伯升。
浊酒寒菹共一笑,未妨同剔课诗灯。
拼音版原文
翻译
严侯才华向来无人能及,晚年却成了江淮地区的富贵和尚。他饱览山川风月,吐露高雅的气息,时节变换常让他有所感触。
如今你就像隐逸的林和靖,而我呢,又像杜甫那样的忧国忧民诗人。
我们以浊酒和酸菜相待,一同欢笑,不妨在挑灯夜读中切磋诗歌。
注释
严侯:指某位姓严的有才华的人。朋:朋友,这里指才华相当的人。
江淮肉食僧:比喻富贵和尚,生活优裕。
风烟:自然景色,也指世事。
膏馥:香气浓郁,比喻才华或文采。
销凝:感动,触动。
宛是:正是,如同。
林和靖:宋代隐士,以梅花闻名,常被用来象征隐逸之士。
杜伯升:杜甫的字,唐代大诗人,以忧国忧民著称。
浊酒:劣质的酒。
寒菹:腌菜,朴素的食物。
一笑:欢笑,轻松的气氛。
剔课诗灯:挑灯夜读,研讨诗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所作,题为《文炳近岁节感怆作诗宽之》。诗中,诗人首先赞扬了严侯(可能是友人)的才华横溢,无人能及,但晚年却成为江淮地区的官员,过着较为奢华的生活。然而,即使身处高位,他仍能欣赏自然风烟,品味生活,散发出智慧的气息。
接着,诗人将严侯与林和靖(北宋隐士)相提并论,暗示他的品格高尚,如同林和靖那样超凡脱俗。同时,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不如杜伯升(汉代贤臣),可能暗指自己的清贫生活和淡泊情怀。
最后,诗人提议在寒冷的夜晚,他们可以一起品酒吃咸菜,共享欢笑,甚至挑灯夜读,探讨诗歌,这种简单而真挚的友情令人感动。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赞赏,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文学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