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半天拍阑干,惊倒地上人全文

半天拍阑干,惊倒地上人

出处:《登天清寺塔
宋 · 陈与义
为眼不计脚,攀梯受微辛。
半天拍阑干,惊倒地上人
风从万里来,老夫方岸巾。
荒荒春浮木,浩浩空纳尘。
夕阳差万瓦,赤鲤欲动鳞。
须臾暮烟合,青鲂映奫沦。
万化本日驰,高处觉眼新。
借问龛中仙,坐稳今几辰。
俗子书满壁,澹然不生嗔。
唯有太行山,修供独殷勤。

拼音版原文

wèiyǎnjiǎopānshòuwēixīn

bàntiānpāilángānjīngdǎoshàngrén

fēngcóngwànláilǎofāngànjīn

huānghuāngchūnhàohàokōngchén

yángchàwànchìdònglín

yānqīngfángyìngyūnlún

wànhuàběnchígāochùjuéyǎnxīn

jièwènkānzhōngxiānzuòwěnjīnchén

shūmǎndànránshēngchēn

wéiyǒutàixíngshānxiūgòngyīnqín

注释

眼:视线。
脚:距离。
攀梯:攀登梯子。
微辛:轻微辛苦。
阑干:栏杆。
惊倒:使...吃惊,惊动。
风:自然风。
岸巾:披在肩上的头巾。
春浮木:春天漂浮的枯木。
浩浩:形容广大或众多。
赤鲤:红色的鲤鱼。
须臾:片刻,一会儿。
暮烟:傍晚的烟雾。
青鲂:青色的鲂鱼。
奫沦:水深的样子。
万化:万物变化。
高处:高处的视角。
龛中仙:指神仙或隐士。
俗子:普通人。
书满壁:墙壁上写满了字。
太行山:中国的名山。
修供:精心供奉。

翻译

眼中不计距离,艰难攀梯尝苦辛。
半空中扶栏杆,惊动了下方行人。
风从遥远之处吹来,我正披着头巾在岸边。
荒凉春天,浮木漂泊,空旷中容纳尘埃。
夕阳余晖洒落,红鱼欲展鳞片。
转眼间暮色降临,青鱼映照在水中。
万物瞬息万变,高处看世界眼界更新。
请问龛中仙人,您已坐定多久时辰?
世俗之人满墙文字,心境淡然无怒意。
只有太行山,我心向之,敬奉尤为虔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登天清寺塔》,描绘了诗人登塔时的独特感受和所见景象。首句“为眼不计脚,攀梯受微辛”表达了诗人为了观赏美景而不惜艰辛攀登的决心。接着,“半天拍阑干,惊倒地上人”形象地写出站在高处的震撼,仿佛连地面的人都为之惊叹。

“风从万里来,老夫方岸巾”写风的辽远和自己的洒脱,暗示着诗人胸怀壮志。“荒荒春浮木,浩浩空纳尘”描绘出春天的景色,木头随风漂浮,空间广阔包容万物。“夕阳差万瓦,赤鲤欲动鳞”以夕阳和红鱼的形象,寓言时光流转和生命的活力。

“须臾暮烟合,青鲂映奫沦”描述傍晚时分,烟雾弥漫,青色的鱼儿在水中游动,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意境。“万化本日驰,高处觉眼新”进一步强调登高带来的新鲜视角和对世间万物变化的领悟。

最后两句“借问龛中仙,坐稳今几辰”以仙人隐喻,表达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俗子书满壁,澹然不生嗔”则流露出诗人超脱世俗的淡泊心境。结尾“唯有太行山,修供独殷勤”则表达了诗人对太行山的特殊情感,似乎只有它见证了诗人的执着与深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登塔的体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时间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山水之间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