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雨方晴潦已深,骄阳忽放世难任
出处:《逭热和瘿公敷庵》
清末近现代初 · 黄节
暑雨方晴潦已深,骄阳忽放世难任。
树阴当屋不齐瓦,蝉噪无风欲杀金。
秋伏人言如虎渴,井寒吾意与泥沉。
城南晚有寻幽地,只为贪凉一动心。
树阴当屋不齐瓦,蝉噪无风欲杀金。
秋伏人言如虎渴,井寒吾意与泥沉。
城南晚有寻幽地,只为贪凉一动心。
注释
暑雨:夏季的雨水。晴:晴朗。
潦:积水。
骄阳:烈日。
树阴:树荫。
瓦:瓦片。
蝉噪:蝉鸣声。
金:比喻宁静。
秋伏:初秋时节。
如虎渴:形容极度口渴。
吾意:我的心情。
泥沉:形容心情低落。
城南:城市南部。
寻幽地:寻找幽静的地方。
贪凉:渴望清凉。
翻译
夏日暴雨刚过积水深,强烈的阳光让人难以承受。树荫遮挡房屋不全露瓦,蝉声嘈杂却无风,仿佛要打破金般的宁静。
人们在秋天感到口渴如虎,我内心则像井水般寒冷,沉静如泥。
傍晚时分我想到城南寻找幽静之地,只因贪恋清凉而心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雨后暑气消散,但积水依然深厚的景象。骄阳突然放晴,却让人感到世事艰难。树荫斑驳,蝉声嘈杂,即使无风也仿佛能听见金属般的鸣叫。诗人以"秋伏人言如虎渴"形容人们在酷暑中的焦躁,而自己则感到心情低落,如同井水般寒冷,与泥一同沉寂。傍晚时分,诗人为了寻找一处清凉之地,心生向往,表达了对避暑的渴望。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夏日的炎热与人们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