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兵尚专征,岂识包桑计
出处:《和彦远叶先生韵》
元末明初 · 朱希晦
姬周得天下,乱臣才十辈。
王纲一解纽,政教何茫昧。
宣尼抱麟泣,此意谁能会。
从来六籍灰,文风委蒿艾。
穷兵尚专征,岂识包桑计。
故国悲黍离,日落寒云翳。
吾闻昔盛时,蓂荚生尧砌。
王纲一解纽,政教何茫昧。
宣尼抱麟泣,此意谁能会。
从来六籍灰,文风委蒿艾。
穷兵尚专征,岂识包桑计。
故国悲黍离,日落寒云翳。
吾闻昔盛时,蓂荚生尧砌。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历史感和哲思,探讨了政权更迭、道德沦丧以及文化衰败的主题。诗人从“姬周得天下”开始,追溯历史,指出乱世中仅需少数人作乱,就能导致王纲松懈,政治教化不明。孔子的哀叹与无奈,反映了对道德沦丧的深切忧虑。诗人感叹自古以来,儒家经典被焚毁,文化之风沉沦于荒草之中。
接着,诗人批判了过度依赖武力、忽视长远规划的政治行为,强调了包扎蚕茧般的谨慎策略的重要性。对于故国的哀悼,诗人引用“黍离之悲”,表达了对国家衰败的深深感慨。最后,诗人提到古代盛世时,蓂荚生于尧帝的台阶上,象征着吉祥与繁荣,以此反衬出当前社会的衰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道德沦丧、文化衰败以及政治失序的深刻忧虑,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