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曲临东极,岩头有隐君
出处:《云山图为茅山刘宗师作》
元 · 杨载
长江千万里,奔浪薄高云。
龙现谁能睹?猿啼不可闻。
迂回因地势,昭晰应天文。
剑气秋如洗,珠光夜欲焚。
连峰俄笋迸,断岸复瓜分。
句曲临东极,岩头有隐君。
龙现谁能睹?猿啼不可闻。
迂回因地势,昭晰应天文。
剑气秋如洗,珠光夜欲焚。
连峰俄笋迸,断岸复瓜分。
句曲临东极,岩头有隐君。
鉴赏
此诗描绘了长江壮丽的景象与云山的神秘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道家文化的独特理解。首联“长江千万里,奔浪薄高云”以磅礴之势开篇,长江蜿蜒千万里,波涛汹涌,直冲高天白云,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壮阔。颔联“龙现谁能睹?猿啼不可闻”则通过想象中的龙现与猿啼,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难以言喻的神秘氛围,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颈联“迂回因地势,昭晰应天文”进一步揭示了自然景观与宇宙规律之间的微妙联系,暗示着自然界的运行遵循着某种深邃的法则。尾联“剑气秋如洗,珠光夜欲焚”运用比喻手法,将剑气比作秋日的清澈,珠光比作夜晚即将燃烧的火焰,既描绘了自然景象的美丽,也寓意着内在精神的纯净与炽热。最后,“连峰俄笋迸,断岸复瓜分”描绘了山峰与河岸的动态变化,表现出自然界中生命的生生不息与时间的流逝。“句曲临东极,岩头有隐君”则以句曲山(即茅山)为背景,暗含着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道家文化的推崇,体现了诗人对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道家文化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