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高一长啸,眼底尽飞潜
出处:《秋日登钓台》
明 · 佘翔
凭高一长啸,眼底尽飞潜。
齐国今非汉,渔人旧是严。
风号流水转,云散乱峰尖。
兴尽乘槎去,松梢吐玉蟾。
齐国今非汉,渔人旧是严。
风号流水转,云散乱峰尖。
兴尽乘槎去,松梢吐玉蟾。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秋日登钓台(其四)》描绘了登高远眺的景象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首句“凭高一长啸”展现了诗人站在高处,豪情满怀,放声长啸的场景。接下来,“眼底尽飞潜”描绘了视野开阔,水中的鱼儿仿佛在眼前穿梭,生动展现了秋季水边的生机。
“齐国今非汉”暗含历史沧桑,昔日的齐国与现在的汉代已非同一时代,暗示了人事更迭和世事无常。诗人以渔人为例,提及“渔人旧是严”,意指即使渔夫的生活依旧,但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
“风号流水转,云散乱峰尖”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氛围,风吹水面,云雾缭绕于山峰之间,显得景色变换不定。
最后,“兴尽乘槎去,松梢吐玉蟾”表达了诗人游兴已尽,想象自己乘着木筏离去,而松树梢头的明月如玉盘般升起,寓意着时光流转,诗人带着淡淡的哀愁或期待,结束了他的秋日登台之行。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既有山水之美,又融入了历史沉思和个人情感,体现了佘翔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