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岸自随浮世变,遗魂不逐大江流
出处:《楚江有吊》
宋 · 寇准
悲风飒飒起长洲,独吊灵均恨莫收。
深岸自随浮世变,遗魂不逐大江流。
霜凄极浦幽兰暮,波动寒沙宿雁愁。
月落烟沈无处泊,数声猿叫楚山秋。
深岸自随浮世变,遗魂不逐大江流。
霜凄极浦幽兰暮,波动寒沙宿雁愁。
月落烟沈无处泊,数声猿叫楚山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飒飒:形容风声凄厉。灵均:屈原的字,这里指代屈原。
浮世:指世俗、世间。
遗魂:指去世后留下的精神或灵魂。
极浦:偏远的水边。
幽兰:兰花,象征高洁。
宿雁:过夜的大雁。
烟沈:烟雾弥漫,形容天色昏暗。
楚山:泛指楚国的山,这里可能寓指屈原故乡。
翻译
悲凉的风在长洲吹起,独自凭吊屈原的哀愁无法平息。岸边随着世间变迁而变化,但屈原的遗魂不会随江水漂流。
夜晚的霜气使湖边的幽兰更显凄清,寒沙的波动让过夜的大雁也倍感忧愁。
月亮落下,烟雾沉沉,没有停泊的地方,只有几声猿猴叫声回荡在秋意浓浓的楚地山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寇准所作的《楚江有吊》,诗人通过描绘悲风、灵均、浮世、遗魂、极浦、寒沙、宿雁和月落等意象,表达了对屈原深深的哀悼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悲风飒飒起长洲”以风声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气氛,暗示了吊唁的哀伤。次句“独吊灵均恨莫收”直接点出吊唁的对象——屈原,表达了对他的怀念无法释怀。
“深岸自随浮世变”写出了时间的流转与社会的变迁,暗示了历史的无情。而“遗魂不逐大江流”则寄托了诗人对屈原精神的敬仰,认为他的灵魂不会随世俗而逝去,而是永恒地留在江边。
“霜凄极浦幽兰暮,波动寒沙宿雁愁”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哀思的氛围,幽兰在寒霜中显得更加凄冷,宿雁因江面的波动而倍感愁苦,这些都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哀痛。
最后两句“月落烟沈无处泊,数声猿叫楚山秋”以景结情,月落、烟沉、猿鸣,构成了一幅秋夜楚江的画面,诗人仿佛听见了那无尽的哀猿声,寓言了自己对屈原的深深哀悼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整体来看,寇准的这首《楚江有吊》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成功地传达了对屈原的敬仰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