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陶筑斯亭,千载可同臭
出处:《题九江徐使君眄柯亭》
宋 · 李处权
庭植何夭矫,苍皮馀雨溜。
本非寻常材,岁月方成就。
伟此萧散姿,眄睐揖孤秀。
慕陶筑斯亭,千载可同臭。
引杖步嘉荫,携书席永昼。
舒啸一徜徉,清风满怀袖。
更想五老峰,杰卓立癯瘦。
何因借羽翮,接踵宾裾后。
本非寻常材,岁月方成就。
伟此萧散姿,眄睐揖孤秀。
慕陶筑斯亭,千载可同臭。
引杖步嘉荫,携书席永昼。
舒啸一徜徉,清风满怀袖。
更想五老峰,杰卓立癯瘦。
何因借羽翮,接踵宾裾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庭植:庭中的树木。夭矫:挺拔。
苍皮:青色的树皮。
雨溜:雨水痕迹。
寻常材:一般的木材。
岁月:时间。
萧散姿:闲逸的姿态。
孤秀:孤独之美。
陶筑:陶渊明所建。
斯亭:这座亭子。
同臭:共通的灵魂。
引杖:手握拐杖。
嘉荫:佳木下的阴凉。
舒啸:放声长啸。
清风满怀袖:清风充满衣袖。
五老峰:峻峭的山峰。
杰卓:高大。
癯瘦:清瘦。
羽翮:翅膀。
接踵:跟随。
宾裾:宾客的行列。
翻译
庭中的树木多么挺拔,青皮上还留有雨水痕迹。它并非一般的木材,经过岁月才显现价值。
它的姿态如此雄伟闲逸,目光流转间尽显孤独之美。
我羡慕陶渊明建此亭,愿与他千年后的灵魂共通。
手握拐杖漫步在佳木之下,带着书籍度过漫长的白天。
放声长啸,清风满袖,心旷神怡。
又想起那峻峭的五老峰,高大而清瘦独立。
如何才能借助翅膀,追随他们的足迹成为宾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雅的山水田园风光,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庭植何夭矫,苍皮馀雨溜”两句写出了庭院中古树参天,树皮苍老,细雨绵绵,营造出一派静谧氛围。
“本非寻常材,岁月方成就”表明这些植物并非平凡之物,而是在时间的洗礼下逐渐成长为今日的风姿。紧接着,“伟此萧散姿,眄睐揖孤秀”赞美了自然界中那种不经意间露出的高雅脱俗之美。
“慕陶筑斯亭,千载可同臭”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逸陶渊明的敬仰,以及希望能与之共享悠长岁月的愿望。"引杖步嘉荫,携书席永昼"写出了诗人手持拐杖漫步于树荫下,携带着书籍,在阳光和煦中度过悠闲时光的景象。
“舒啸一徜徉,清风满怀袖”则是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感受,诗人在自然界中获得了心灵的释放与满足。"更想五老峰,杰卓立癯瘦"表达了诗人对著名山峰的向往,以及对那些卓尔不群之物的赞赏。
最后,“何因借羽翮,接踵宾裾后”一句,则是诗人想要乘坐仙鹤,追随前来客人的衣摆,隐含了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精神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