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官贡馀偶分寄,地远物新来意嘉
出处:《次韵再作》
宋 · 欧阳修
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
建溪苦远虽不到,自少尝见闽人誇。
每嗤江浙凡茗草,丛生狼藉惟藏蛇。
岂如含膏入香作金饼,蜿蜒两龙戏以呀。
其馀品第亦奇绝,愈小愈精皆露芽。
泛之白花如粉乳,乍见紫面生光华。
手持心爱不欲碾,有类弄印几成窊。
论功可以疗百疾,轻身久服胜胡麻。
我谓斯言颇过矣,其实最能祛睡邪。
茶官贡馀偶分寄,地远物新来意嘉。
新烹屡酌不知厌,自谓此乐真无涯。
未言久食成手颤,已觉疾饥生眼花。
客遭水厄疲捧椀,口吻无异蚀月蟆。
僮奴傍视疑复笑,嗜好乖僻诚堪嗟。
更蒙酬句怪可骇,儿曹助噪声哇哇。
建溪苦远虽不到,自少尝见闽人誇。
每嗤江浙凡茗草,丛生狼藉惟藏蛇。
岂如含膏入香作金饼,蜿蜒两龙戏以呀。
其馀品第亦奇绝,愈小愈精皆露芽。
泛之白花如粉乳,乍见紫面生光华。
手持心爱不欲碾,有类弄印几成窊。
论功可以疗百疾,轻身久服胜胡麻。
我谓斯言颇过矣,其实最能祛睡邪。
茶官贡馀偶分寄,地远物新来意嘉。
新烹屡酌不知厌,自谓此乐真无涯。
未言久食成手颤,已觉疾饥生眼花。
客遭水厄疲捧椀,口吻无异蚀月蟆。
僮奴傍视疑复笑,嗜好乖僻诚堪嗟。
更蒙酬句怪可骇,儿曹助噪声哇哇。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吾年:我的年纪。向老:渐渐老去。
世味薄:对世事兴趣减少。
建溪:地名,产茶之地。
苦远:遥远且苦涩。
闽人:福建人。
江浙:长江下游地区。
凡茗草:普通的茶叶。
藏蛇:暗藏蛇虫。
含膏入香:香气浓郁如膏脂。
金饼:茶饼。
蜿蜒两龙:比喻茶纹。
品第:品评。
露芽:茶叶嫩芽。
泛之:泡茶。
白花如粉乳:茶汤如乳白色。
乍见紫面:初见茶叶颜色。
碾:研磨茶叶。
窊:凹陷。
轻身:轻盈身体。
胡麻:芝麻。
过矣:过分了。
祛睡邪:助眠。
茶官:管理茶叶的官员。
贡馀:贡品剩余。
意嘉:心意美好。
屡酌:多次品饮。
无涯:无穷无尽。
疾饥:强烈的饥饿感。
眼花:视力模糊。
水厄:水灾般的疲劳。
蚀月蟆:形容疲惫不堪。
乖僻:古怪。
堪嗟:值得叹息。
酬句:回应的诗句。
怪可骇:奇异惊人。
噪声哇哇:孩童们的喧闹声。
翻译
随着年纪渐长,对世间琐事兴趣减淡,唯有品茶爱好依旧浓厚。虽然建溪的苦茶遥不可及,但自小就听闽地人夸赞。
常嘲笑江浙一带的普通茶叶,杂乱丛生,暗藏蛇虫。
哪比得上含香如膏的金饼茶,似两条龙蜿蜒嬉戏。
其他的品种也奇特非凡,越小越精致,全显露出嫩芽。
泡开后白花如粉乳,初见时紫面生辉。
珍爱手中茶,舍不得研磨,仿佛握着印章般凹陷。
论功效,它能治疗百病,长期饮用甚至胜过芝麻。
我认为这话有些夸张,其实它最能助眠解乏。
偶尔得到贡茶,远方寄来,心意珍贵。
新茶多次品尝也不觉厌倦,自感这种乐趣无穷无尽。
未言及长期饮茶导致手颤,已觉饥饿时眼前发花。
客人因旅途劳顿,捧碗疲惫,如同月蚀的蛙嘴。
仆童旁观,疑惑又笑,我的嗜好确实古怪。
更令人惊讶的是,有人回应以奇怪的诗句,孩童们也跟着喧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次韵再作》,主要描述了诗人对饮茶的热爱和对茶叶品质的赞赏。诗中提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对世间琐事的兴趣减退,唯有饮茶爱好不衰。他虽然未能亲至建溪品尝名茶,但早闻闽地茶叶之美誉。诗人批评江浙一带的茶叶杂乱不堪,而福建的茶叶如含膏香饼,形状优美,香气四溢。
诗人强调茶的功效,认为它不仅能疗百病,轻身益寿,甚至能祛除睡意。他从朋友处得到贡余的茶叶,感到欣喜,每次新烹煮都难以满足,自认为这种乐趣无穷无尽。然而,饮茶过多也带来副作用,如手颤和眼花,连仆人都觉得他的嗜好古怪。最后,孩童们的嘈杂声增添了诗的趣味性,形成了一幅生动的饮茶场景。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体验和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茶的深情厚意以及对生活情趣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