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从来岂有因
宋 · 苏轼
百日归期恰及春,馀年乐事最关身。
出门便旋风吹面,走马联翩鹊啅人。
却对酒杯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
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从来岂有因。
出门便旋风吹面,走马联翩鹊啅人。
却对酒杯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
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从来岂有因。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伟大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诗人在这短暂的七言绝句中,通过对百日归期即将到来的反思,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往岁月中乐事的珍惜,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从容与超脱。
“百日归期恰及春,馀年乐事最关身。”这两句诗开篇便设定了一个时间背景,百日即将结束,而此刻正值春季。诗人心中盘算着往昔的快乐时光,这些美好的记忆与个人的情感息息相关。
“出门便旋风吹面,走马联翩鹊啅人。”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一种急促的情景。诗人出门即遇风吹,急步如飞,甚至连马匹的脚步声都变得快速而紧迫,这种场景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躁与不安。
“却对酒杯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这两句则转换了一种意境。诗人在饮酒时,不禁怀疑眼前的世界是否只是一个梦境。而当他拿起笔来作诗时,却发现自己的创作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从来岂有因。”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与挫折时的豁然开朗。诗人认为,对于发生的不幸,不必过分追究责任,而是接受现实,这些灾难原本就无根可寻,也许并非由某种具体原因造成。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外界环境的观察,展现了一个高级官员在政治挫折后的自我安慰与超然。同时,这也反映出苏轼独特的人生态度和深厚的文学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