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上应无公远嗅,定中安定王家□
出处:《盘圃张伯诚饷柑》
宋 · 艾性夫
髯奚叩门踏枯叶,手持子敬相问帖。
筠篮包送洞庭秋,照眼错落黄金毬。
含浆似注甘露钵,好与文园止消渴。
问渠几日辞霜枝,化作□□□□□。
道上应无公远嗅,定中安定王家□。
筠篮包送洞庭秋,照眼错落黄金毬。
含浆似注甘露钵,好与文园止消渴。
问渠几日辞霜枝,化作□□□□□。
道上应无公远嗅,定中安定王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髯奚:指须发斑白的老者。子敬: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小名,这里代指友人的问候信。
筠篮:竹制的篮子,常用于装载物品。
洞庭秋:指洞庭湖的秋季景色。
黄金毬:形容金黄的果实。
文园:借指文人墨客。
消渴:古代指口渴、病渴。
辞霜枝:离开寒冷的树枝,可能指果实成熟落下。
□□□□□:此处缺失,可能是某种植物或事物的名称。
公远嗅:官吏远闻香气,形容官场气息。
王家□:王家的庭院,可能指隐居之处。
翻译
胡须斑白的人敲门踏过落叶,手拿子敬的问候信函。竹篮装满洞庭湖秋天的馈赠,金黄的果实耀眼如球。
含着清液如同甘甜露水倒入碗中,希望能为文人止住干渴。
询问它何时离开寒冷的树枝,化作何种神秘的事物。
路上再无官吏远闻香气,定中禅定中王家的庭院静谧无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友人相送的温馨画面。起始两句“髯奚叩门踏枯叶,手持子敬相问帖”表明来访者在寒冷的清晨,踏过落叶到达门前,用一种恭敬的态度(“子敬”为古代对人的尊称)递送询问健康的书信。接下来的“筠篮包送洞庭秋,照眼错落黄金毬”则是朋友用筐篮包裹柑橘之类的果实,以示心意,送来时正值秋季,而这些果实如同散落的黄金一般宝贵。
第三、四句“含浆似注甘露钵,好与文园止消渴”写的是朋友所赠之物,不仅美味且营养丰富,更能解渴。在这里,“文园”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但也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
末尾两句“问渠几日辞霜枝,化作□□□□□。道上应无公远嗅,定中安定王家□。”则表达了对朋友未来的祝愿和美好憧憬。在这里,“问渠”可能是指询问某条河流何时解冻(“霜枝”),而“化作”之后的内容不明确,可能是因为传抄或印刷错误导致的缺失。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未来安稳生活的祝愿。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友情和物品交换的场景,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温馨情感与细腻笔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