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彼雨中荷,跳珠自涓滴
出处:《次韵仲志荷珠》
宋 · 姜特立
观彼雨中荷,跳珠自涓滴。
初集尚端停,稍多还倚侧。
虚明是本体,不受世钻刻。
初疑鲛人泣,泪向盘中掷。
又疑石笋街,抛洒天不惜。
但见漾玻瓈,讵容登几格。
高低相依映,倾泻才咫尺。
浏漓丹砂汞,晃荡摩尼色。
照乘傥见收,价恐千金直。
日乾风势定,泯若无留迹。
固知造化巧,又似儿女剧。
初集尚端停,稍多还倚侧。
虚明是本体,不受世钻刻。
初疑鲛人泣,泪向盘中掷。
又疑石笋街,抛洒天不惜。
但见漾玻瓈,讵容登几格。
高低相依映,倾泻才咫尺。
浏漓丹砂汞,晃荡摩尼色。
照乘傥见收,价恐千金直。
日乾风势定,泯若无留迹。
固知造化巧,又似儿女剧。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名为《次韵仲志荷珠》,作者是宋代诗人姜特立。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荷花的生动景象。诗人观察到雨珠如珍珠般跳跃在荷叶上,起初静静地聚集,逐渐增多时微微倾斜。他将雨珠比喻为虚明的本体,象征着纯洁不受世俗污染。诗人想象雨珠仿佛鲛人的泪水或石笋街的晶莹,洒落得慷慨而美丽,如同玻璃般清澈,难以登高雅致的器皿。
荷叶上的水珠高低错落,相互映照,即使距离极近,也显得波光粼粼,色彩斑斓,犹如丹砂汞和摩尼宝石般耀眼。诗人进一步设想,如果有人能收集这些雨珠,其价值可能极高。然而,随着阳光蒸发,风势渐止,雨珠消失无踪,展现出大自然的巧妙与瞬息万变。
最后,诗人感慨这宛如一场儿女情长的戏剧,既有生命的短暂与变化,又有自然的奇妙与韵味。整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雨中荷珠的独特感受和对自然美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