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惟学春秋者,时时到草堂全文

惟学春秋者,时时到草堂

宋 · 石介
秋阴闭秋色,何处动悲凉。
有叟傅岩隐,明时潘鬓苍。
残书几箧蠹,寒菊半篱荒。
惟学春秋者,时时到草堂

拼音版原文

qiūyīnqiūchùdòngbēiliáng

yǒusǒuyányǐnmíngshípānbìncāng

cánshūqièhánbànhuāng

wéixuéchūnqiūzhěshíshídàocǎotáng

注释

秋阴:秋天的阴霾天气。
悲凉:悲伤凄凉的情绪。
傅岩:古代地名,此处代指隐居之处。
潘鬓苍:形容人头发斑白,潘岳是古代美男子,以其早生华发著称。
箧:竹箱或木箱。
蠹:蛀虫。
寒菊:在秋季开放的菊花。
春秋者:指研究《春秋》这部历史著作的人。
草堂:简陋的房屋,此处可能指老者的居所。

翻译

秋天的阴霾笼罩着秋意,哪里弥漫着悲伤的气息。
有一位老者隐居在傅岩,盛世中他的头发已如潘岳般斑白。
破旧的书籍散落在几个箱子里,受虫蛀的痕迹明显,篱笆边的菊花也已凋零荒芜。
只有研习《春秋》的人,时常会来到这间草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萧瑟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秋阴闭秋色,何处动悲凉"写出了秋天特有的阴冷气氛,以及这种氛围下产生的情感波动。这两句设置了整首诗的沉郁基调。

接着,"有叟傅岩隐,明时潘鬓苍"中的"叟傅岩"可能是指一位隐居其间的高洁之士,而"明时潘鬓苍"则描绘了秋天树木凋敝的景象。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一种对于世事无常和人生易逝的感慨。

第三句"残书几箧蠹,寒菊半篱荒"中,"残书"和"蠹"都是时间流逝和物是人非的象征,而"寒菊"则在秋天的冷清中独自绽放,营造出一种凄凉之美。

最后两句"惟学春秋者,时时到草堂"表达了诗人对于学习历史、领悟历史规律的渴望,以及他经常前往某个简朴的地方进行思考和写作。这里的"春秋"可能不仅指《春秋》一书,也寓意着对历史长河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世事无常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体验,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学养和内心的宁静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