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浮云影,他乡空滞留
出处:《渡瓜步江》
唐 · 骆宾王
捧檄辞幽径,鸣榔下贵洲。
惊涛疑跃马,积气似连牛。
月迥寒沙净,风急夜江秋。
不学浮云影,他乡空滞留。
惊涛疑跃马,积气似连牛。
月迥寒沙净,风急夜江秋。
不学浮云影,他乡空滞留。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捧檄:拿着文书。辞:告别。
幽径:僻静小路。
鸣榔:敲击木桹。
贵洲:地名,可能指有地位或价值的地方。
疑跃马:像马在跳跃。
积气:水汽。
似连牛:像牛群相连。
迥:遥远。
寒沙:寒冷的沙滩。
净:洁净。
急:强烈。
夜江秋:秋夜的江面。
江:河流。
浮云影:随风飘动的云影。
他乡:异乡。
空滞留:徒然停留。
翻译
拿着文书告别僻静的小路,敲响木桹船靠上贵洲岸。惊涛骇浪仿佛骏马跳跃,水气蒸腾犹如群牛相连。
明月高悬,寒冷的沙滩格外洁净,夜晚江面风急如秋意。
我不会效仿浮云随风飘摇,异乡漂泊只会徒然逗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行者在月夜乘船过江的景象,充满了动静结合的美感和深远的情思。
"捧檄辞幽径,鸣榔下贵洲。惊涛疑跃马,积气似连牛。" 这几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夜行者的场景,"捧檄"是船桨击水的声音,"幽径"则暗示了一种深邃而静谧的环境。"鸣榔"即舟子所摇之物,其声音在夜晚显得尤为清晰,而"贵洲"可能指的是河岸边的高地或富饶之地。接下来的"惊涛疑跃马,积气似连牛"则形象地表达了波涛汹涌、力大无比的情景,让人联想到水势如奔马一般,而那强大的力量又像是连绵不断的牛队。
"月迥寒沙净,风急夜江秋。" 这里诗人的笔触转向了环境描写,"月迥"形容月光透过云层,投映在河水之上,"寒沙净"则是说月光下,河岸的沙滩变得异常清洁、冷冽。紧接着的"风急夜江秋"表达了夜晚江上的气氛,秋天的风格外加夜晚的寂静,使得整体氛围显得更加凄清。
最后两句 "不学浮云影,他乡空滞留。" 表露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超脱态度,"浮云影"通常象征着世事无常,而"他乡"则暗示了远离家乡的游子之感。整首诗通过这种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流动不居、行者漂泊生涯的一种深刻体验和复杂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