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情徒顺适,人外复波涛
出处:《至麻步》
明 · 释今无
石匠遗馀荫,云根拥独牢。
戒心惊虎兕,麻步见旌旄。
水急青天破,松长白鹤高。
物情徒顺适,人外复波涛。
戒心惊虎兕,麻步见旌旄。
水急青天破,松长白鹤高。
物情徒顺适,人外复波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麻步之地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氛围,充满了深邃的哲思与自然之美的融合。
首联“石匠遗馀荫,云根拥独牢”,以石匠的遗迹和云雾缭绕的山脚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这里的“余荫”不仅指石匠留下的痕迹,也暗喻着自然与人类活动的痕迹相交织,构成了一幅历史与现实并存的画面。
颔联“戒心惊虎兕,麻步见旌旄”,通过“戒心”与“虎兕”的对比,以及“麻步”处见到的“旌旄”,展现了麻步之地既有野性的原始之美,又有文明的印记。这里“戒心”可能象征着对未知的敬畏,而“虎兕”则代表了自然界的力量,“旌旄”则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象征,两者并置,凸显了自然与文明之间的张力。
颈联“水急青天破,松长白鹤高”,描绘了水势湍急、冲破青天的壮丽景象,以及松树高耸入云、白鹤翱翔于空中的画面。这两句诗通过动态与静态的结合,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和谐共处的可能性。
尾联“物情徒顺适,人外复波涛”,总结了前文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氛围,表达了在自然面前,无论是物还是人,都只能顺应其自然规律,无法逃脱其影响。同时,“人外复波涛”一句,形象地比喻了即使在看似平静的人类社会中,也存在着不可预测的变化与挑战,强调了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既相互依存又充满变数的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麻步之地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生命哲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