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梓楩楠俱朽尽,就中留得两高松
明 · 袁宏道
一行旌节万人从,争看前朝老卧龙。
杞梓楩楠俱朽尽,就中留得两高松。
杞梓楩楠俱朽尽,就中留得两高松。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年近百岁的中丞大人谢中丞在廿三日到达蒲圻时,受到万人拥戴的情景。诗中以“一行旌节万人从”开篇,形象地展现了谢中丞出行时的盛大场面,旌旗招展,随行人员众多,凸显了其非凡的地位与威望。
接着,“争看前朝老卧龙”一句,将谢中丞比作“卧龙”,暗喻他虽已年迈,但依然保持着前朝的智慧与影响力,引人注目。此处“老卧龙”不仅指谢中丞个人,也象征着他所代表的历史与文化的延续。
后两句“杞梓楩楠俱朽尽,就中留得两高松”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将谢中丞与其他历史人物进行比较。其中“杞梓楩楠”象征着过去辉煌的人物或事物,而“两高松”则比喻谢中丞,即使周围的事物都已衰败,他依然坚韧不拔,如同高耸入云的松树一般,保持了自身的尊严与价值。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巧妙的比喻,表达了对谢中丞高尚品德和卓越成就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传承与文化延续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