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厂屋中堂隍,牢构底同甓全文

厂屋中堂隍,牢构底同甓

清 · 王又曾
泄云蒙晨曦,瓦溜止犹滴。
勇拖绿玉枝,邈与精灵觌。
林转藏小天,谷幽露很壁。
万叶竞春萌,带雨绿淅淅。
闯然老苾刍,山骨几时剔。
高萝缉袈裟,黝碧光鼎鬲。
危梯耸高檐,阴洞发深幕。
巨石势分,倚穹仰可惕。
厂屋中堂隍,牢构底同甓
坐挹新乳花,坼裹自煎喫。
模糊山下村,湿烟空幕。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王又曾的《微雨入雁山观老僧岩憩石梁洞》描绘了一幅雨后清晨山景图。首句“泄云蒙晨曦”写出了云雾缭绕,晨光微透的景象,暗示了山中的清新宁静。接着,“瓦溜止犹滴”以屋檐上的水滴声,衬托出环境的湿润和静谧。

“勇拖绿玉枝,邈与精灵觌”两句,通过描绘僧人攀援翠绿的树枝,形象地展现了僧人的勇毅和与自然的亲近。接下来,诗人通过“林转藏小天,谷幽露很壁”描绘了山林的深远和幽邃,以及雨后壁立的山崖。

“万叶竞春萌,带雨绿淅淅”则进一步渲染了生机盎然的春意,雨水滋润下的树叶沙沙作响,增添了动态感。诗人观察到老僧在“石梁洞”休息,衣着朴素,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危梯耸高檐,阴洞发深幕”描述了山洞的险峻和神秘,暗示了僧人的修行生活。最后,“坐挹新乳花,坼裹自煎吃”描绘了僧人饮用山泉,享受简单生活的场景,而“模糊山下村,湿烟空幕”则以远处朦胧的山村和弥漫的湿气,收束全诗,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遥远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雁山的自然景色,以及老僧在此处的禅定生活,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