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在云无心,师化云无迹
出处:《哭上蓝居晋禅师二首 其一》
宋 · 刘弇
师在云无心,师化云无迹。
明明身后语,宛是西来的。
胡为西来子,计较归寸尺。
膏唇拭舌奈尔何,咄哉青蝇真吊客。
明明身后语,宛是西来的。
胡为西来子,计较归寸尺。
膏唇拭舌奈尔何,咄哉青蝇真吊客。
鉴赏
这首诗以悲悼的笔触描绘了对一位禅师的深切怀念。诗人通过“师在云无心,师化云无迹”这两句,巧妙地将禅师的生命与自然界的云联系起来,暗示禅师如同云一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生命虽逝,但其精神却如同云般飘散于天地之间,不留痕迹。这种比喻不仅展现了禅师的超然物外,也体现了诗人对其离去的无奈和惋惜。
接下来,“明明身后语,宛是西来的”两句,进一步表达了禅师生前的教诲和智慧如同西来之风,深远而广布,即使在去世之后,其影响依然存在,如同西风穿越山川,传遍四方。这里运用了“西来”这一佛教术语,暗指禅师的教诲具有深远的佛教哲学意味,能够启迪人心,跨越时空。
“胡为西来子,计较归寸尺”则表达了对那些过于执着于物质世界、斤斤计较的人的讽刺。诗人似乎在说,面对生命的终极问题,那些追求物质得失的人显得多么渺小和可笑,而禅师的智慧和境界则显得高远而深邃。
最后,“膏唇拭舌奈尔何,咄哉青蝇真吊客”两句,以形象的比喻揭示了世态炎凉和人性的复杂。膏唇拭舌,意指试图用言辞或行动去安慰死者或表达哀思,但在面对死亡的不可逆转时,这些努力显得无力且徒劳。而“青蝇”在这里象征着那些在他人死后前来吊唁、获取某种利益或虚荣的人,他们的真实动机并非出于对死者的尊重或哀悼,而是另有目的。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对比,表达了对人性中自私和虚伪一面的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师离去的哀悼,以及对世俗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洞察力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它不仅是一首悼念之作,更是一次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