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玄泽远,文武休光盛
妖星六丈出,沴气七重悬。
赤县空无主,苍生欲问天。
龟龙开宝命,云火昭灵庆。
万物睹真人,千秋逢圣政。
祖宗玄泽远,文武休光盛。
大号域中平,皇威天下惊。
参辰昭文物,宇宙浃声名。
汉后三章令,周王五伐兵。
匈奴穷地角,本自远正朔。
骄子起天街,由来亏礼乐。
一衣扫风雨,再战夷屯剥。
清明日月旦,萧索烟云涣。
寒暑既平分,阴阳复贞观。
惟神谐妙物,乃圣符幽赞。
下武发祯祥,平阶属会昌。
金泥封日观,璧水匝明堂。
业盛勋华德,兴包天地皇。
孝思义罔极,易礼光前式。
天焕三辰辉,灵书五云色。
敬时穷发敛,卜代盈千亿。
五纬聚华轩,重光入望园。
公卿论至道,天子拜昌言。
雷解初开出,星空即便元。
瑶台凉景荐,银阙秋阴遍。
百戏骋鱼龙,千门壮宫殿。
深仁洽蛮徼,恺乐周寰县。
宣室召群臣,明庭礼百神。
仰德还符日,沾恩更似春。
襄城非牧竖,楚国有巴人。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杨炯的作品,名为《奉和上元酺宴应诏》。诗中充满了对皇权的颂扬和对国家盛世的描绘,同时也反映了一定的历史时期背景。
从诗的内容来看,它首先描写了灾难年景,接着提到了周隋时期送来的弦乐,妖星出现及沴气的悬挂,这些都是古代常用来象征国家动荡或天文异象的意象。接下来,“赤县空无主”、“苍生欲问天”,表达了民众在灾难中对天命和秩序的困惑与追求。
然而,随后“龟龙开宝命”、“云火昭灵庆”,则是指代皇权神圣不可侵犯的象征,并通过这些符号来强调国家的法统和帝王的神圣地位。诗中还不忘提及祖宗的恩泽和文武之道,表明了对传统文化和历史正统的尊重。
在后续部分,“大号域中平”、“皇威天下惊”,则是直接颂扬帝王的权力和威仪,对其治世之功进行赞美。通过“参辰昭文物”、“宇宙浃声名”等句子,诗人进一步强调了帝王的文化成就和对宇宙秩序的掌控。
接下来的内容涉及历史事件,如汉朝之后三次颁布的法律、周王五次出兵等,这些都是古代帝王治国的典范。同时,诗中也提到了对匈奴边疆的防御和中央政权的强盛。
整首诗在最后部分通过“惟神谐妙物”、“乃圣符幽赞”,进一步表达了对皇权神圣不可侵犯的信仰,并且预示着未来国家的繁荣昌盛。最后几句,提到了帝王的仁德、礼仪等正统观念,以及对天子的崇拜和对历史正统的颂扬。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典型的宫廷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背景。通过对皇权、国家盛世以及传统文化的赞美,诗人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对中央集权和帝制秩序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