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之外君何有,归对罗浮尽日吟
出处:《罗浮山水图歌为陈岱清司李》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六鳌不守蓬瀛东,海中夜走仙人宫。
如何君家素屏上,突兀乃见飞云峰。
我曾候日坐峰顶,花开万壑当深冬。
群鸡不动夜方半,水面火色烧天红。
此时天地顿消释,白日荡荡生胸中。
谁人具此大笔力,不写幽奇写标格。
卷将素练十二寻,收拾罗浮送归客。
罗浮山高人所钦,罗浮水清君子心。
罗浮之外君何有,归对罗浮尽日吟。
如何君家素屏上,突兀乃见飞云峰。
我曾候日坐峰顶,花开万壑当深冬。
群鸡不动夜方半,水面火色烧天红。
此时天地顿消释,白日荡荡生胸中。
谁人具此大笔力,不写幽奇写标格。
卷将素练十二寻,收拾罗浮送归客。
罗浮山高人所钦,罗浮水清君子心。
罗浮之外君何有,归对罗浮尽日吟。
鉴赏
这首《罗浮山水图歌为陈岱清司李》由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创作,通过描绘一幅罗浮山水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诗中首先描述了海中的仙人宫殿,随后聚焦于画面上的飞云峰,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神秘而壮丽的仙境。接着,诗人回忆自己曾亲临其境,感受到日出时分的壮丽景象:群鸡未鸣,深冬时节,万壑花开,天空如火烧般通红,天地间一片宁静与和谐,阳光在心中荡漾。
诗人赞叹画作的笔力之大,不仅捕捉了自然界的幽静与奇特,更体现了画家的独特风格。他将这幅画卷赠予友人,希望友人能像欣赏罗浮山的美景一样,对这幅画作产生共鸣,并在归家后,对着罗浮山的画卷,尽情吟诵。
整首诗通过对罗浮山水图的细腻描绘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艺术作品深刻内涵的赞赏。通过诗人的视角,读者仿佛也置身于那幅山水画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