噫嘻尔石好凭依,幸有方池并钓矶
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能识。
初疑朝家正人立,又如战士方狙击。
又如防风死后骨,又如于菟活时额。
又如成人枫,又如害瘿柏。
雨过上停泓,风来中有隙。
想得沈潜水府时,兴云出雨蟠蛟螭。
今来硉矹林庭上,长恐忽然生白浪。
用时应不称娲皇,将去也堪随博望。
噫嘻尔石好凭依,幸有方池并钓矶。
小山丛桂且为伴,钟阜白云长自归。
何必豪家甲第里,玉阑干畔争光辉。
一朝荆棘忽流落,何异绮罗云雨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洞庭山:湖南的著名山脉,位于洞庭湖畔。湖波碧:形容湖水碧绿清澈。
幽石:深藏水中的古老石头。
铁索千寻:形容寻找过程艰难,铁索极长。
奇形怪状:形状奇特,与众不同。
初疑:起初以为。
朝家正人:朝廷中正直的人士。
战士方狙击:像战士准备射击的样子。
防风:古代神话人物,身形巨大。
于菟:古代对虎的别称。
成人枫:长得像成人的枫树。
害瘿柏:长有瘿瘤的柏树。
上停泓:积水停留在上方。
风来中有隙:风吹过时显露出石头间的缝隙。
沈潜水府:沉在水底深处。
蟠蛟螭:盘绕着蛟龙和螭蛇,形容气势宏大。
硉矹林庭上:形容石头耸立在庭院中。
长恐忽然生白浪:担心石头像在水中时生出波浪。
娲皇:女娲,中国神话中的创世女神。
博望:指汉代探险家张骞,封博望侯。
方池:方形的水池。
钓矶:钓鱼的岩石或平台。
小山丛桂:小山上的桂花丛。
钟阜白云:指南京紫金山的白云,喻指美好的自然环境。
豪家甲第:富豪之家的豪宅。
玉阑干:玉制的栏杆,形容豪华。
荆棘忽流落:比喻遭遇不幸,陷入困境。
绮罗云雨飞:比喻美好事物的消逝,如同华服美人在风雨中消散。
翻译
洞庭山下的湖泊碧波荡漾,千古以来幽深的石头在波中生长。历经千辛万苦用铁索取得这些奇石,它们形态各异,谁能全部识别。
起初怀疑是朝廷正直的人站立,又像战士正在狙击的模样。
又如同防风氏死后留下的遗骨,又像老虎额头的纹样活灵活现。
有的像成年的枫树,有的像长了瘿瘤的柏树般独特。
雨后积水在上方停留,风起时石间显露出缝隙。
想象它们沉潜在水底时,能兴起云雾,盘绕着蛟龙和螭蛇。
如今它们矗立在庭院之上,总担心会忽然间生出白浪。
使用时或许配不上女娲补天的壮举,但携带也足以伴随张骞的博大志向。
哎呀,你们这些石头真是可靠的依托,幸好有方池和钓鱼台为伴。
小山上的桂花丛作为伴侣,而钟山的白云则是永恒的归宿。
何必非要在豪门的宅院里,与玉栏杆旁的景物争辉。
一旦遭遇荆棘丛生、流离失所,岂不就像华服美人在风雨中飘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太湖石的奇特景象和自然美感,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力量的深刻思考。
“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万古生幽石。”开篇即以壮丽的画面展现洞庭湖的清澈与太湖石的古老,这些石头在波涛中历经千年沧桑,显得格外神秘。
“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能识。”诗人用“铁索”比喻人们对于这些自然奇观的探求和认识,不仅难以到达,更是难以理解其奥妙。
接下来的几句:“初疑朝家正人立,另如战士方狙击。又如防风死后骨,又如于菟活时额。”通过各种生动的比喻,将太湖石的形态描绘得栩栩如生,每一句都让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体会。
“雨过上停泓,风来中有隙。想得沈潜水府时,兴云出雨蟠蛟螭。”这里,诗人通过雨后的宁静和风中的细微变化,勾勒出太湖石在自然界中的独特地位,并联想到神话中的水府和云雨之奇。
“今来硉矹林庭上,长恐忽然生白浪。用时应不称娲皇,将去也堪随博望。”诗人表达了对太湖石可能引发的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面对这些力量时的人类渺小感。
最后几句:“噫嘻尔石好凭依,幸有方池并钓矶。小山丛桂且为伴,钟阜白云长自归。”诗人在赞叹太湖石的美丽之余,又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向往,以及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不仅是对太湖石的描写,更是一次深入探索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