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卧掩维摩室,吟登般若台全文

卧掩维摩室,吟登般若台

出处:《九日登临
明 · 林鸿
不到寺已久,入门篱菊开。
山容带红叶,鸟迹遍苍苔。
卧掩维摩室,吟登般若台
惭非陶靖节,谁送一樽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远望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感悟。

首联“不到寺已久,入门篱菊开”,点明时间地点,诗人久未到访的寺庙,此刻篱笆旁的菊花已经盛开,暗示着季节的更迭和自然的生机。

颔联“山容带红叶,鸟迹遍苍苔”,进一步描绘了山色的美丽,红叶点缀在山间,增添了几分秋意;而鸟儿留下的足迹散落在青苔之上,动静结合,富有画面感。

颈联“卧掩维摩室,吟登般若台”,转而写诗人内心的活动。他选择在维摩室中静卧,或许是在思考人生哲理;而后又吟诗登山,表现出对智慧与自然的追求。

尾联“惭非陶靖节,谁送一樽来”,诗人自谦并非像陶渊明那样超脱世俗,表达了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期待有人能送来酒,与之共享这登高赏景的乐趣,流露出一丝淡淡的遗憾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