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御史之归奏三釜全文

御史之归奏三釜

出处:《寿姜母八十诗
明 · 罗玘
归迟迟,归迟迟,手中之线忆者谁。
去时衣裳母得知,天孙为织银獬豸。
白昼凛凛感风吹,维南半天见铁面。
有手未便擎卮□,东海滨,秦台畔。
侵星辟高门,旌节来岸岸。
云是滨州太守、从者鱼贯。
饩牵极鲜肥,盏斝亦璀璨。
古来七十既稀有,况益十载于今旦。
鼓坎坎,舞举举,以舞以酒寿如许。
御史持大斧,曰敢遑启处。
太守之官守此土,太守不舞谁代舞。
御史之归奏三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为姜母庆祝八十寿辰的盛大宴会,充满了浓厚的民俗风情和对长辈的尊敬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的热闹场景与庄重氛围。

首先,“归迟迟,归迟迟”,开篇即以缓慢归家的步伐,引出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与敬爱之情。接着,“手中之线忆者谁”,巧妙地将母亲的慈爱比作手中织布的线,表达出对母亲无尽的怀念与感激。

“去时衣裳母得知,天孙为织银獬豸”一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天孙”(即织女)为母亲织衣裳的典故,寓意母亲的辛勤与伟大。同时,“银獬豸”象征着尊贵与吉祥,表达了对母亲的崇高敬意。

“白昼凛凛感风吹,维南半天见铁面”描绘了宴会中宾客众多、气氛热烈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宴会的庄重与隆重。通过“铁面”这一形象,进一步强调了宴会的严肃性。

“有手未便擎卮□,东海滨,秦台畔”则通过想象的手法,描绘了宴会中宾客们举杯畅饮的情景,以及他们可能来自四面八方,汇聚一堂的盛况。

接下来,“侵星辟高门,旌节来岸岸”描述了太守及其随从在夜色中抵达宴会现场的壮观场面,高门大开,旌旗飘扬,彰显了宴会的规格与隆重。

“云是滨州太守、从者鱼贯”点明了宴会的主角——滨州太守及其随从,他们如同鱼贯而入,秩序井然,体现了地方官员的风范与礼仪。

“饩牵极鲜肥,盏斝亦璀璨”描绘了宴会上美食丰盛、酒器华美的景象,体现了对长辈寿辰的隆重庆祝。

“古来七十既稀有,况益十载于今旦”表达了对姜母长寿的赞美与祝福,同时也突出了她年事已高,更加珍贵。

最后,“鼓坎坎,舞举举,以舞以酒寿如许”描绘了宴会中音乐与舞蹈的欢腾场面,以及通过歌舞为姜母祝寿的情景,充满了欢乐与祥和的气氛。

“御史持大斧,曰敢遑启处”则通过御史的形象,强调了宴会的正式与庄严,同时也暗示了对姜母的尊敬与保护。

“太守之官守此土,太守不舞谁代舞”表达了对太守作为宴会主持者的肯定与尊重,同时也强调了他作为地方长官的责任与担当。

“御史之归奏三釜”则是对宴会结束后的总结,意味着御史将此次宴会的情况向上级汇报,同时也象征着宴会圆满成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姜母八十寿辰宴会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古代社会对长辈的尊敬与孝道的传统美德,以及人们在庆祝重要节日时的热烈与庄重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