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雪装归辔,春风阅禁花
出处:《又寄潼川漕仲房 其一》
宋 · 孙应时
巴蜀劳肤使,溪山隔岁华。
一身知许国,万里岂忘家。
腊雪装归辔,春风阅禁花。
君王定前席,不必赋长沙。
一身知许国,万里岂忘家。
腊雪装归辔,春风阅禁花。
君王定前席,不必赋长沙。
注释
巴蜀:指四川地区。劳肤使:辛勤劳苦的使者。
溪山:山川溪流。
岁华:一年的时光。
一身:个人。
许国:为国家效力。
万里:遥远的地方。
忘家:忘记家乡。
腊雪:冬季的雪。
归辔:回家的车驾。
春风:春天的风。
禁花:皇宫中的花卉。
君王:帝王。
前席:尊贵的位置。
赋长沙:引用《长沙》诗篇以示赞赏。
翻译
巴蜀之地的使者疲惫归来,山川阻隔了一年时光。他深知自己为国家效力,纵然万里之外,心中从未忘记家乡。
冬日的腊雪装饰着归途的车驾,春风吹过皇宫中的花朵。
君王对他的敬意如同定在前排的座位,无需再以《长沙》诗篇来表达赏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名为《又寄潼川漕仲房(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对家乡的无限眷恋。
“巴蜀劳肤使”,开篇即设定了一个远行的场景,"溪山隔岁华"则描绘出时光流逝与自然变化的意象。"一身知许国,万里岂忘家"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在他乡,但心中始终牵挂着自己的国家和家庭。
接下来的“腊雪装归辔,春风阅禁花”则是对归途景象的描绘。"腊雪"指的是冬季的积雪,而"春风"则预示着季节的更迭,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归家时所经历的自然变化。
最后,“君王定前席,不必赋长沙”是对友人的劝慰之言,意味着即便是在远方,也不需过分劳心于诗词创作,因为情谊和思念已然深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于友人的温馨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