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君玉貌晚逾鲜,能处重围是鲁连
出处:《归自淮阳喜见元孝金吾》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嗟君玉貌晚逾鲜,能处重围是鲁连。
金马自昌忠烈后,锦衣还在圣明前。
弹琴不作拘幽操,扣剑惟歌独禄篇。
我正东求仓海返,相逢尊酒夜频传。
金马自昌忠烈后,锦衣还在圣明前。
弹琴不作拘幽操,扣剑惟歌独禄篇。
我正东求仓海返,相逢尊酒夜频传。
鉴赏
此诗《归自淮阳喜见元孝金吾》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以“嗟君玉貌晚逾鲜”开篇,赞美友人虽年岁渐长,但风采依旧,犹如美玉般珍贵。接着,“能处重围是鲁连”一句,将友人比作战国时期著名的智勇之士鲁连,暗示其在复杂环境中仍能保持独立与智慧。
“金马自昌忠烈后,锦衣还在圣明前。”这里运用了典故,以金马和锦衣象征荣华富贵与显赫地位,表达了对友人过去忠诚勇敢、如今依然受到尊崇的肯定。同时,也暗含着对友人品格的赞扬,即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保持高尚的品质。
“弹琴不作拘幽操,扣剑惟歌独禄篇。”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友人的生活态度与情趣,他不拘泥于世俗的束缚,而是追求内心的自由与精神的高洁。弹琴时,他选择的是超越忧愁的音乐;扣剑而歌,则是表达对独立与自由的向往。
最后,“我正东求仓海返,相逢尊酒夜频传。”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相聚的渴望。在东望大海,寻求归途之际,与友人相逢,共饮佳酿,共享夜晚的欢乐,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心灵的契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美好品质的颂扬,充满了人文关怀与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