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恋阙丹心切,还家綵服新全文

恋阙丹心切,还家綵服新

明 · 王汝玉
圣朝推孝治,之子去宁亲。
恋阙丹心切,还家綵服新
山经秣陵晚,门掩若溪春。
今古重荣养,如君有几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一位名为王以贞的官员在圣朝推崇孝道的背景下,因父母年迈而辞官归家,与亲人团聚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孝行的颂扬和对家庭亲情的深切关怀。

首句“圣朝推孝治”,点明了时代背景,即在朝廷倡导孝道的治理理念下,人们更加重视孝顺父母的价值观。接着,“之子去宁亲”一句,描述了主人公王以贞为了陪伴年迈的双亲,毅然辞官归家的情景,体现了他对家庭责任的担当和对父母的深厚情感。

“恋阙丹心切,还家綵服新”两句,进一步展现了王以贞内心的矛盾与坚定。他虽然对朝廷充满眷恋,但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更为迫切,最终选择了回到家中,穿上象征孝顺的彩服,与家人团聚。这里通过“丹心”和“綵服”的对比,既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也突出了他对家庭的深情。

“山经秣陵晚,门掩若溪春”描绘了归家途中的景象。山路蜿蜒,夕阳西下,给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感觉。而“门掩若溪春”则暗示着家的温暖与生机,仿佛春天已经提前来到,预示着王以贞即将享受到与家人共度的美好时光。

最后,“今古重荣养,如君有几人”表达了对王以贞这种行为的赞赏和对孝行的推崇。在古今中外的历史长河中,像他这样能够兼顾国家与家庭,尽孝于亲的人实属难得,体现了对孝道的崇高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个人与家庭、国家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孝行的深刻理解和赞美,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和道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