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来未觉岁华晚,醉后能令秋气春
出处:《次韵王君贶尚书会六同年》
宋 · 苏辙
有美佳宾贤主人,布衣曾共脱京尘。
欢来未觉岁华晚,醉后能令秋气春。
发誉早同初宦日,收功终藉老成身。
他年此会应图画,传入谁家屏障新。
欢来未觉岁华晚,醉后能令秋气春。
发誉早同初宦日,收功终藉老成身。
他年此会应图画,传入谁家屏障新。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佳宾:优秀的宾客。贤主人:品德高尚的主人。
布衣:平民百姓的服装。
脱京尘:逃离京城的喧嚣。
欢来:欢乐相聚。
岁华晚:时光荏苒。
秋气春:秋天的感觉如同春天。
发誉:树立声誉。
初宦日:刚开始做官的时候。
老成身:经验丰富、成熟的身躯。
此会:这次聚会。
图画:绘画或回忆的画面。
屏障新:新的装饰物或纪念品。
翻译
有美丽的客人和贤明的主人,他们都曾穿着布衣,在京城中一起摆脱了世俗的尘埃。相聚时欢乐无比,不觉岁月已晚;酒醉之后,仿佛秋天也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他们的声誉早在初入仕途的日子就已建立,如今功成名就,全赖于他们的经验和成熟。
未来这样的聚会应当被绘制成画,流传下来,成为哪家的新屏障装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题为《次韵王君贶尚书会六同年》。诗人以赞美宴会主人和嘉宾为主题,描绘了一幅温馨和谐的聚会场景。"有美佳宾贤主人",赞扬了主人的品德和待客之道,他们如同脱去京城繁华尘嚣的旧友重聚,显得格外亲切。"欢来未觉岁华晚,醉后能令秋气春",通过欢笑与美酒,时光仿佛倒流,使人在宴席上忘却了岁月的流逝,感受到如春天般的温暖。
诗人回忆起大家初入仕途时的赞誉,"发誉早同初宦日",表达了对共同经历和成就的怀念。而聚会的成功,最终还得益于众人的经验和智慧,"收功终藉老成身"。最后,诗人期待这样的聚会能被画家记录下来,成为未来人家壁上的新画卷,留下永恒的记忆。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既赞美了友情,也体现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聚会的风雅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