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从郡丞游,馀寒春未回
出处:《邓城道中怀旧时德麟相拉至江北三县》
宋 · 李廌
昔从郡丞游,馀寒春未回。
玄云蔽冷日,朔风捲黄霾。
枯榛拥残雪,疏篱横野梅。
季夏方溽暑,后乘复与偕。
青秧舞白水,赤日飞红埃。
牛马暍俱喘,蜩螗嘒相哀。
值此寒暑变,感予羁旅怀。
行行江湖去,举棹向天台。
老妇脍鲂鲤,丁男涤尊罍。
霜橙荐紫蟹,水藕浮琼醅。
念公复行县,秋光当独来。
予时定相望,持酒上高台。
玄云蔽冷日,朔风捲黄霾。
枯榛拥残雪,疏篱横野梅。
季夏方溽暑,后乘复与偕。
青秧舞白水,赤日飞红埃。
牛马暍俱喘,蜩螗嘒相哀。
值此寒暑变,感予羁旅怀。
行行江湖去,举棹向天台。
老妇脍鲂鲤,丁男涤尊罍。
霜橙荐紫蟹,水藕浮琼醅。
念公复行县,秋光当独来。
予时定相望,持酒上高台。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昔:从前。郡丞:郡里的官员。
馀寒:春天的余寒。
春未回:春天尚未完全过去。
玄云:乌云。
朔风:北方的风。
黄霾:黄色尘土。
枯榛:枯萎的榛树。
疏篱:稀疏的篱笆。
野梅:野生的梅花。
季夏:盛夏。
方:正。
溽暑:湿热。
牛马暍:牛马因热而喘息。
嘒相哀:哀鸣。
感予:触动我。
羁旅怀:漂泊在外的心情。
江湖去:行走在江湖。
天台:天台山。
脍:切。
丁男:成年男子。
涤:清洗。
霜橙:经霜的橙子。
紫蟹:紫色螃蟹。
琼醅:美酒。
复行县:再次去县城。
秋光:秋天的景色。
予时:那时。
定相望:必定会遥望。
持酒:拿着酒。
翻译
从前跟随郡丞出游,春天的余寒还未消退。乌云遮蔽寒冷的太阳,北风吹过卷起黄色尘土。
枯萎的榛树环绕着残雪,稀疏的篱笆旁野生的梅花盛开。
盛夏正是湿热之时,我再次与他相伴同行。
青色稻苗在白色溪水中摇曳,烈日下飞扬着红色尘埃。
牛马因炎热而喘息,蝉鸣声中透出哀伤。
正值寒暑交替之际,触动了我漂泊在外的心情。
继续行走在江湖间,扬帆驶向天台山。
老妇人正在切鱼,男子们清洗酒杯。
霜橙配上紫色螃蟹,水中的藕叶托起美酒。
想起公差又要去县城,秋天的美景他将独自欣赏。
那时我会遥望他,带着酒登上高台以示期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春日的郊外游历之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羁旅怀旧的情感。开篇便以“昔从郡丞游,馀寒春未回”设定了萧瑟的氛围,接着“玄云蔽冷日,朔风捲黄霾”进一步渲染出一派肃杀之景。
诗中对枯榛、残雪、疏篱、野梅等景物的描绘,既展示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也反映了春日的萧瑟与寒冷。季夏的溽暑尚未来临,但已有牛马喘汗、蜩螗啼哀之声,生动地表现了初夏的气候变化和生物的活跃。
“行行江湖去,举棹向天台”一句,则转换了诗人的情怀,从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转向对人事的回忆。老妇、丁男等人物的出现,使得诗意更为丰富,生活气息更加浓郁。
“念公复行县,秋光当独来”表达了作者对于旧友旧地的怀念之情,而“予时定相望,持酒上高台”则是对未来相聚时刻的美好憧憬。整首诗通过对景物和人物生活片段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是一篇集观察、回忆与憧憬于一体的杰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