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竹漏斜晖,庭间阴复遗
出处:《题友人山斋》
唐 · 黄滔
疏竹漏斜晖,庭间阴复遗。
句成苔石茗,吟弄雪窗棋。
沙草泉经涩,林斋客集迟。
西风虚见逼,未拟问京师。
句成苔石茗,吟弄雪窗棋。
沙草泉经涩,林斋客集迟。
西风虚见逼,未拟问京师。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疏竹:稀疏的竹子。漏:透出。
斜晖:夕阳余晖。
庭间:庭院中。
阴复遗:光影斑驳。
句成:写完。
苔石:苔藓覆盖的石头。
茗:茶。
吟弄:吟诵玩味。
雪窗:积雪的窗户。
沙草:沙地上的草。
泉经涩:泉水经过显得滞涩。
林斋:林中的书斋。
客集迟:聚会推迟。
西风:秋风。
虚见逼:感觉逼近。
未拟:暂无心。
京师:京城。
翻译
稀疏的竹林透出斜阳余晖,庭院中光影斑驳。写完诗后品茗于苔藓覆盖的石头上,对着雪窗下棋自娱。
泉水经过沙草显得更加滞涩,林中的书斋聚会也因之推迟。
秋风吹过,感觉有些凄凉,暂无心询问京城之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深山中的生活景象和心境。疏竹下斜阳透过,庭院中阴凉一片,显现出一种静谧与孤独的氛围。"句成苔石茗"表明时间在自然界中悄然流逝,而隐士则沉浸于棋局之中,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享受。
沙草间的小溪水声涩涩,不疾不徐,伴随着林中的斋舍,隐士的生活节奏缓慢而安详。客人偶尔到来,但也不急于一时,山中时间感与世俗不同。
"西风虚见逼"可能象征着外界信息的渗透和影响,而"未拟问京师"则显示隐士对朝廷或都市生活的不关心,他选择了与世隔绝,享受山中的宁静和自由。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