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九译何难致越裳,太平声教陋成康全文

九译何难致越裳,太平声教陋成康

宋 · 王安中
九译何难致越裳,太平声教陋成康
千年文物储天禄,四海英髦聚国庠。
册府缓留清跸响,儒斋深映赭袍光。
侍臣谁草宣和颂,落笔争看立堵墙。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安中所作,名为《进和御制幸太学秘书省诗》。诗中描绘了太平盛世下,四方英才汇聚于国学的情景,展现了文治武功的辉煌成就。

首联“九译何难致越裳,太平声教陋成康”以“九译”和“越裳”为喻,赞美了盛世下文化交流的便捷与广泛,以及声教的普及,使得远在边疆之地也能感受到文明的光辉,超越了古代的成康时期。

颔联“千年文物储天禄,四海英髦聚国庠”进一步强调了文化积累的深厚与广博,以及人才的汇集。天禄象征着丰富的藏书与文化遗产,而国庠则是指国家的教育机构,这里指的是太学,聚集了来自四海的杰出人才。

颈联“册府缓留清跸响,儒斋深映赭袍光”描绘了皇帝亲临太学和秘书省时的庄严景象。册府,即藏书之处,清跸响表示皇帝驾临时的宁静肃穆,赭袍光则形容皇帝的服饰在儒斋内显得格外庄重。

尾联“侍臣谁草宣和颂,落笔争看立堵墙”则以侍臣们争相撰写颂扬之词,表现了对皇帝和文化的崇敬之情。落笔争看立堵墙,形象地描绘了众人争相书写,场面热烈的场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宋代盛世的文化繁荣和人才荟萃,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高度文明的赞美与自豪。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