枋口花间掣手归,嵩阳为我留红晖
出处:《济源寒食 其六》
唐 · 孟郊
枋口花间掣手归,嵩阳为我留红晖。
可怜踯躅千万尺,柱地柱天疑欲飞。
可怜踯躅千万尺,柱地柱天疑欲飞。
注释
掣手:拉着手,形容亲密无间。嵩阳:古代山名,这里指嵩山。
可怜:此处表示怜爱或惊叹,非贬义。
踯躅:一种植物,花朵繁多,这里象征高大。
柱地柱天:形容植物高大得仿佛支撑着天地。
翻译
在枋口花丛中拉着手归来,嵩阳山特意为我留下夕阳余晖。那可怜的踯躅花高耸千万尺,仿佛要撑起天地,似乎想要飞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的景象与情感。"枋口花间掣手归"中,"枋口"指的是船头,而"花间掣手归"则表现出诗人在花开满径的环境中,轻拨桨棹,缓缓行驶,准备结束游览,归向家园的情景。这里既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美好时光的不舍。
"嵩阳为我留红晖"一句,则是将大自然赋予了意志和情感,似乎嵩山之阳(即嵩山向阳之处)特意为诗人保留着晚霞。这里的"留"字用得十分动人,它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自然景色深深的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可怜踯躅千万尺,柱地柱天疑欲飞"则是对山势的描写。"可怜"通常用来表示对某种情境或事物的同情,但这里似乎更多的是一种赞美之情。"踯躅"形容山路的曲折盘旋,而"千万尺"则指山高无比,接近天际。"柱地柱天疑欲飞"则是对山势雄伟如同要扶摇直上九霄的形象描绘,"疑欲飞"更增加了一种动感,让人感觉到山峰仿佛在空中飞扬,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无限的情怀。同时,这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高远山峰的向往,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理想世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