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乃何为者,汲汲售于是
出处:《南山有奇木赠慎彦邻》
宋 · 徐积
人皆患穷饿,子独无寒饥。
子乃何为者,汲汲售于是。
汉之公孙弘,唐之张柬之。
子岂不知此,与世相驱驰。
南山有奇木,荦荦松桧姿。
此木在深山,年代不可知。
烟云终日荫,雨露早夜滋。
一干可为栋,一枝可为榱。
耽耽廊庙中,小大皆可施。
子岂不知此,汲汲将何为。
子其自努力,发愤而忘疲。
孔孟非异域,行者皆可几。
退之虽绝足,大步亦可追。
嗟子之兄弟,与我如四支。
余言子其听,无使我歔欷。
子乃何为者,汲汲售于是。
汉之公孙弘,唐之张柬之。
子岂不知此,与世相驱驰。
南山有奇木,荦荦松桧姿。
此木在深山,年代不可知。
烟云终日荫,雨露早夜滋。
一干可为栋,一枝可为榱。
耽耽廊庙中,小大皆可施。
子岂不知此,汲汲将何为。
子其自努力,发愤而忘疲。
孔孟非异域,行者皆可几。
退之虽绝足,大步亦可追。
嗟子之兄弟,与我如四支。
余言子其听,无使我歔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积所作的《南山有奇木赠慎彦邻》,通过对比公孙弘、张柬之等历史人物的仕途追求与南山奇木的自然生长状态,表达了对朋友慎彦邻的劝勉之意。
诗的前半部分以“人皆患穷饿,子独无寒饥”开篇,点明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贫穷饥饿问题,而“子独无寒饥”则强调了慎彦邻与众不同,没有受到这些问题的影响。接着,“子乃何为者,汲汲售于是”提出疑问,询问慎彦邻为何如此急切地投身于世俗的追求之中。
后半部分通过对比公孙弘和张柬之等历史人物的仕途成功,反问慎彦邻是否也意识到了这些,却依然急切地追逐名利。然后,诗人描绘了南山奇木的形象,强调其自然生长的壮丽与价值,暗喻慎彦邻应该像这棵奇木一样,追求内在的价值而非外在的功名。
最后,诗人鼓励慎彦邻要自强不息,发愤图强,不必过于在意孔孟之道与韩愈的遭遇,只要坚持自我,就能达到目标。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慎彦邻兄弟如同自己四肢一般的深厚情感,希望他能听取自己的建议,避免让人为他的境遇感到忧伤。
整首诗通过对慎彦邻个人选择的探讨,以及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友人的真诚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