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何当制芙蓉,唱棹入鱼鸟全文

何当制芙蓉,唱棹入鱼鸟

宋 · 吕天策
吾庐一甑大,暑气日焚燎。
肉山渐欲摧,性命那可保。
华堂纳虚明,结屋上林杪。
扳联此间来,乍喜脱袢扰。
断虹锦连卷,惊沤玉颠倒。
晴沙四十里,一日坐可了。
将归复班荆,更迟江月皎。
何当制芙蓉,唱棹入鱼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避暑图景。诗人以“吾庐一甑大”开篇,形象地描述了自己居住的小屋如同一个大甑,面对炎热的暑气,仿佛被焚烧一般。接着,“肉山渐欲摧,性命那可保”,通过比喻,表达了在酷热中生存的艰难与危险。

随后,诗人转而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避暑之所——“华堂纳虚明,结屋上林杪”。这里,华美的殿堂沐浴在清朗的光线中,小屋建于高高的树林之上,远离尘嚣,给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感。诗人在这里找到了暂时的避难所,心情为之大悦,“乍喜脱袢扰”。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避暑之地的美好。“断虹锦连卷,惊沤玉颠倒”,描绘了雨后彩虹与水花翻腾的景象,色彩斑斓,动态十足。而“晴沙四十里,一日坐可了”,则展现了广阔的沙滩,只需一天就能尽览其美。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将归复班荆,更迟江月皎。何当制芙蓉,唱棹入鱼鸟。”他想象着离开后再次相聚的场景,希望未来能制作一艘芙蓉舟,与鱼鸟同行,畅游江河,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从现实的困顿到理想避暑之地的转变,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