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草栖香朱点染,晴丝撩片玉轻明
出处:《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
明 · 文徵明
飞如有恋堕无声,曲砌斜台看得盈。
细草栖香朱点染,晴丝撩片玉轻明。
江风飘泊明妃泪,绿叶差池杜牧情。
赖是主人能爱惜,不曾缘客扫柴荆。
细草栖香朱点染,晴丝撩片玉轻明。
江风飘泊明妃泪,绿叶差池杜牧情。
赖是主人能爱惜,不曾缘客扫柴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落花之景,文徵明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落花的美丽与哀愁。首句“飞如有恋堕无声”,巧妙地将落花拟人化,赋予其情感,仿佛花朵在空中飘落时,带着不舍与眷恋,却又静悄悄地无声无息,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接着,“曲砌斜台看得盈”一句,通过视觉角度的变化,展现了落花在不同地形上的分布,无论是曲折的小径还是倾斜的台面,都充满了落花的景象,使得画面更加丰富立体。
“细草栖香朱点染,晴丝撩片玉轻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落花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细草上点缀着落花的香气,如同朱砂点染,而晴朗的阳光下,落花轻盈如玉,轻轻摇曳,展现出一种清新的美感。
“江风飘泊明妃泪,绿叶差池杜牧情”则借用了历史人物和诗人的情感,将落花与历史故事相联系,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江风中飘散的落花仿佛是明妃的眼泪,而绿叶间错落的情意则暗喻了杜牧的情感世界,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情感的深度。
最后,“赖是主人能爱惜,不曾缘客扫柴荆”表达了对落花命运的同情与感慨。主人的爱惜使得落花得以保存其美丽,避免了被随意扫除的命运,体现了对自然美的尊重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落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哀愁,还融入了历史与情感的元素,使得诗歌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和深邃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