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交游存想外,十年奔走乱离中
出处:《至前写怀》
宋末元初 · 方回
送分迎至苦匆匆,壁立萧骚肯叹穷。
四海交游存想外,十年奔走乱离中。
生平不作今人调,尔辈焉知国士风。
自觉近诗如死树,傍无枝叶更心空。
四海交游存想外,十年奔走乱离中。
生平不作今人调,尔辈焉知国士风。
自觉近诗如死树,傍无枝叶更心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送分迎至:急急忙忙地送别。壁立萧骚:清冷的墙壁。
肯叹穷:怎能不感叹困厄。
四海交游:四海之内的交往。
十年奔走:十年来的动荡离乱。
乱离中:动荡的生活。
生平不作:一生不迎合。
今人调:时俗。
国士风:国士的风骨。
近诗如死树:接近诗歌像枯死的树。
傍无枝叶:身边没有枝叶。
心空:内心空虚。
翻译
急急忙忙地送别,面对清冷的墙壁,怎能不感叹生活的困厄。在四海之内交往的朋友,以及我十年来的动荡离乱生活。
我一生从不迎合时俗,你们怎能理解我作为国士的风骨。
我感到自己接近诗歌就像枯死的树,身边没有枝叶,内心更加空虚。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至前写怀》。从内容上分析,这是一首表达个人遭遇与情感的诗歌。
首句“送分迎至苦匆匆”表明时间飞逝,生活中的苦难和不易一天天增多。接下来的“壁立萧骚肯叹穷”则描绘出一种困顿无依的情境,似乎墙壁都能感受到诗人的哀叹与贫穷。
第三句“四海交游存想外”表达了诗人广泛的交往和深厚的情谊,但这些情谊似乎已被时光所隔离。紧接着的“十年奔走乱离中”则是对过去十年间不断离合、奔波劳碌生活的概括。
“生平不作今人调”表明诗人的个性和创作风格与当下流行的文学潮流大相径庭。随后的“尔辈焉知国士风”则是在询问同代人是否能够理解真正的才子之风,反映出诗人对周围环境和他人的某种质疑。
最后两句“自觉近诗如死树,傍无枝叶更心空”是诗人对于自己创作状态的自我评价。就像一棵没有枝叶的死树,显得枯燥而毫无生机,这也许反映了诗人当时的心境和对未来的失望。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个人遭遇与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在那个动荡变革的时代中所面临的困顿,以及他对于自我价值和文学理想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