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中短梦悲难就,客里流光奈促何
出处:《秋夜思家》
清 · 杨自牧
故园归计惜蹉跎,残暑初消白露过。
清角孤城知夜寂,寒蛩四壁觉秋多。
愁中短梦悲难就,客里流光奈促何。
卧起张镫还独坐,空将《九辨》数吟哦。
清角孤城知夜寂,寒蛩四壁觉秋多。
愁中短梦悲难就,客里流光奈促何。
卧起张镫还独坐,空将《九辨》数吟哦。
鉴赏
这首清代杨自牧的《秋夜思家》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和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故园归计惜蹉跎”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未能及时归乡的遗憾,"惜蹉跎"体现了对光阴虚度的惋惜。
次句“残暑初消白露过”,点明季节转换,暑气消退,白露已降,渲染出一种清冷的秋夜氛围,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
“清角孤城知夜寂,寒蛩四壁觉秋多”通过“清角”和“寒蛩”的声音,进一步刻画了夜晚的寂静和秋天的浓厚,诗人仿佛能听见孤城的号角和壁间的虫鸣,这些都增添了思乡之情。
“愁中短梦悲难就”表达出诗人因愁绪满怀而难以入眠,连梦境都是短暂且充满悲伤的,流露出深深的思乡之苦。
“客里流光奈促何”则直抒胸臆,感叹客居他乡的时光匆匆,无法挽留,表达了对家乡的渴望和对未来的迷茫。
最后两句“卧起张镫还独坐,空将《九辨》数吟哦”,诗人即使在辗转反侧、孤独无依之时,仍只能独自吟咏《九辩》这样的悲秋之作,进一步强化了思乡之情和孤寂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象,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无奈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