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居士祗今开梵处,先生曾是草玄堂全文

居士祗今开梵处,先生曾是草玄堂

出处:《同袭美游北禅院
唐 · 陆龟蒙
连延花蔓映风廊,岸帻披襟到竹房。
居士祗今开梵处,先生曾是草玄堂
清尊林下看香印,远岫窗中挂钵囊。
今日有情消未得,欲将名理问思光。

注释

连延花蔓:蔓延的花朵和藤蔓。
风廊:走廊。
岸帻:不束发,表示随意或闲适。
竹房:竹制的小屋。
居士:指修行的佛教徒,尤其是居家修行的人。
梵处:修行或冥想的地方。
草玄堂:古代学者撰写哲学或宗教著作的地方。
清尊:清酒或清净的心境。
香印:供佛的香料或香炉。
钵囊:僧人携带的布袋,用来装食物或日常用品。
有情:情感深厚的人。
名理:世俗的道理或哲学观念。
思光:思考和智慧的光芒。

翻译

繁花蔓藤映照着风廊,随意披衣来到竹舍旁。
居士如今在此地修行,先生曾在这里撰写深奥经文。
在林下清静处品酒观香,远处山峦映入窗框,僧人的饭钵挂在墙上。
今日的情感仍未消散,想要向你探讨世间道理,寻求智慧之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和幽静的生活场景。"连延花蔓映风廊,岸帻披襟到竹房"两句通过对花蔓与风廊、岸帻与竹房的联结,展现了诗人所处环境的清新自然和生机勃勃。这里的“花蔓”可能指的是藤本植物,如葡萄或菊花之类,而“岸帻”则是水边的细软草木,它们与“风廊”、“竹房”的交织,营造出一种轻柔、和谐的景象。

"居士祗今开梵处,先生曾是草玄堂"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佛学或道家的兴趣。"居士"通常指的是隐逸之士,而“梵处”则可能是指禅房或其他宗教修行的地方。而“先生曾是草玄堂”则提到了某位师傅曾经在一个简陋的场所(草堂)中讲学或修行,这里可能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的一种怀念。

"清尊林下看香印,远岫窗中挂钵囊"两句,则是对禅院生活的一种描绘。"清尊"可能指的是一种清净的酒,或是清净的心境;“林下看香印”则是在森林之下观赏或燃烧香料所留下的痕迹,这是一个修行者冥想时常做的行为。而“远岫窗中挂钵囊”则是说在远处山峰的窗户中,悬挂着用来盛放食物或其他物品的布囊。

"今日有情消未得,欲将名理问思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困惑和寻求。"今日有情"可能指的是诗人内心的某种感慨或情怀,而“消未得”则是说这种情感尚未得到释放或理解。"欲将名理问思光"则是在表达诗人想要通过询问关于宇宙万物的根本原理(名理),来探究和理解心中的光明,即内在的智慧或真理。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禅学之妙以及对知识与真理追求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