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朝复夕,水宿露为霜
出处:《送处州裴使君赴京》
唐 · 皇甫冉
使君朝北阙,车骑发东方。
别喜天书召,宁忧地脉长。
山行朝复夕,水宿露为霜。
秋草连秦塞,孤帆落汉阳。
新衔趋建礼,旧位识文昌。
唯有东归客,应随南雁翔。
别喜天书召,宁忧地脉长。
山行朝复夕,水宿露为霜。
秋草连秦塞,孤帆落汉阳。
新衔趋建礼,旧位识文昌。
唯有东归客,应随南雁翔。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使君:指州郡长官。阙:皇宫。
车骑:车队。
东方:指出发地。
天书:皇帝的诏书。
地脉:地势或风水。
山行:山路行走。
水宿:水上过夜。
秦塞:秦国边关。
汉阳:地名,古代区域。
建礼:古代宫殿名。
文昌:星宿名,象征文运。
东归客:向东返回的人。
南雁:秋季南飞的大雁。
翻译
使君早晨前往皇宫北面,车队从东方启程。不必欢喜上天的诏书召唤,更不用担心地脉延长带来的忧虑。
山路行走,早晚不息,夜晚在水上住宿,露水结成霜冻。
秋天的草丛一直延伸到秦国边塞,孤独的船帆落在汉阳之地。
新的官职让他赶往建礼宫,旧有的职位让他熟悉文昌星象。
只有向东归乡的旅人,才会跟随南飞的大雁翱翔。
鉴赏
诗人以深厚的笔墨描绘了一位使君赴京的壮丽画面。开篇“使君朝北阙,车骑发东方”,便是对使君离别时刻的生动描述,“朝”字暗示了时间的紧迫,而“北阙”则指代京城,此处可见使君匆忙启程之景象;“车骑”二字,则增添了一份雄浑与力量,展示了使君赴任时的威仪。
接着,“别喜天书召,宁忧地脉长”,诗人表达了对使君被朝廷征召而感到欣慰之情。这里的“天书”指代皇帝的诏书,而“地脉”则比喻国土,这句话流露出诗人对国家和使君未来的深切关怀。
第三句“山行朝复夕,水宿露为霜”,则是对旅途中的艰辛与自然景象的描写。“山行”二字展现了旅途的崎岖,“朝复夕”表明时间的推移,而“水宿露为霜”则生动地勾勒出旅人夜宿于野,晨露结霜的情景。
第四句“秋草连秦塞,孤帆落汉阳”,以秋草覆盖秦塞作为背景,勾画出边塞的萧瑟与荒凉之感。同时,“孤帆”则寓意使君一路行进中的孤独与卓绝。
最后两句“新衔趋建礼,旧位识文昌”,表明了对使君未来在京城中能够继续得到重用,保持其政治地位的美好祝愿。这里的“新衔”指代新的任命,“旧位”则是过去的职位,“文昌”乃是古代星官之名,常用以比喻学问与文学。
全诗最后,“唯有东归客,应随南雁翔”,则是诗人对使君赴京后,希望其能如同南飞的大雁一般,安全顺利地返回家乡的美好祝愿。这里“东归客”指代归乡之人,而“南雁”则象征着归途的方向与平安。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描写,不仅展现了使君赴京途中的壮阔画面,而且寄寓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美好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