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任录万事,御坐留谏纸
出处:《次韵子瞻送顾子敦河北都运二首 其二》
宋 · 黄庭坚
今代顾虎头,骨相自雄伟。
不令长天官,亦合丞御史。
能贫安四壁,无愠可三已。
昨来立清班,国士相顾喜。
何因将使节,风日按千里。
汲黯不居中,似非朝廷美。
太任录万事,御坐留谏纸。
发政恐伤民,天步薄冰履。
苍生忧其鱼,南亩多被水。
公行图安集,信目勿信耳。
不令长天官,亦合丞御史。
能贫安四壁,无愠可三已。
昨来立清班,国士相顾喜。
何因将使节,风日按千里。
汲黯不居中,似非朝廷美。
太任录万事,御坐留谏纸。
发政恐伤民,天步薄冰履。
苍生忧其鱼,南亩多被水。
公行图安集,信目勿信耳。
注释
顾虎头:古代名画家,此处象征有才华的人。骨相:指人的气质和相貌。
长天官:古代高级官员。
丞御史:官职名,指辅佐官员。
四壁:形容家境贫寒。
愠:怨恨,不满。
清班:官场的清贵序列。
国士:国家的杰出人才。
使节:使者,出使的任务。
风日:晴朗的天气,引申为光明正大的方式。
汲黯:汉代直言敢谏的臣子。
太任:周文王的母亲,以贤良著称。
御坐:皇帝的宝座。
天步:比喻时局,国家命运。
薄冰履:比喻危险的境地。
鱼:比喻百姓的生活。
南亩:农田,代指农业生产。
公行:公开的行为,公正无私。
信目勿信耳:亲眼所见比耳闻更为可靠。
翻译
当代推崇顾虎头,他的气质自非凡即使不做高官,也应为丞或御史
他虽贫困仍安贫乐道,不满情绪轻易平息
近日位列清贵行列,国士们相见皆欢欣
为何不让他出使,阳光照耀千里行
像汲黯那样不在朝中,似乎不是朝廷之幸
太任管理万事,皇帝座位上常留劝谏文书
施政要顾虑民生,如履薄冰谨慎小心
百姓忧虑洪水侵袭,田地多被水淹没
他公开行事只为安定团结,眼睛看事实而非传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次韵子瞻送顾子敦河北都运二首(其二)》中的片段。诗中,黄庭坚以赞扬顾虎头(可能是某位名叫顾敦的人物)的才华和品性为主题。他称赞顾敦骨相雄伟,即使不担任高级官职,也应有丞御史之才。顾敦能够安贫乐道,处事不愠,令人敬佩。他在朝廷中受到同僚的赞赏,被期待出使远方,如同汲黯那样敢于直言。然而,诗人认为像汲黯那样过于刚直可能不是朝廷的最佳状态,应该适度地处理政务,以免伤害百姓。他还提到百姓的疾苦,如鱼困于涸辙,田地因水患而受损。最后,诗人希望顾敦以百姓福祉为重,行事要亲眼观察而非仅听传言。
整体来看,这首诗表达了对顾敦的肯定与期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治国理政的深思。黄庭坚的笔触既有对人才的赞赏,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显示了他作为文人士大夫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