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令不征戍,暗镜生重光
出处:《远征归》
唐 · 王建
万里发辽阳,处处问家乡。
回车不淹辙,雨雪满衣裳。
行见日月疾,坐思道路长。
但令不征戍,暗镜生重光。
回车不淹辙,雨雪满衣裳。
行见日月疾,坐思道路长。
但令不征戍,暗镜生重光。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万里:极言距离之远,指远离家乡。辽阳:古地名,这里泛指边疆地区。
处处:到处,每逢地方。
家乡:自己的家庭祖籍所在的地方。
回车:掉转车头,指归家。
不淹辙:比喻行动迅速,不作停留。
雨雪:下雨和下雪,形容天气恶劣。
衣裳:衣服。
行见:在行走中感觉到。
日月疾:时间过得很快,如同日月飞逝。
坐思:静坐着思考。
道路长:回家的路途遥远。
但令:只要,假如。
不征戍:没有战争和戍边的任务。
暗镜:喻指生活现状,可能暗指镜子因无光明而显得暗淡。
生重光:重新焕发光彩,比喻生活变好。
翻译
从遥远的辽阳出发,每到一处都打听家乡的消息。马车迅速返回不滞留,雨雪沾满了衣裳。
行进中感觉日月飞快,静坐时思念路途遥长。
只愿不再有征战戍边,生活重现光明希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边塞将士的凄凉与孤独,表达了对家乡的无限思念和对战争劳役的深刻感慨。开篇“万里发辽阳,处处问家乡”直接切入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于遥远家乡的渴望,每到一处都忍不住询问家乡的情况。这不仅是对故土的思念,也是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回车不淹辙,雨雪满衣裳”则描绘了归途中的艰辛与寒冷。车轮在泥泞中难以推进,诗人身上的衣物也被雨雪浸湿,这些生动的画面展示了边塞将士们所承受的困苦。
“行见日月疾,坐思道路长”表达了时间流逝和旅途延绵的感慨。无论是行走还是静坐,对于归期的渴望总是如影随形,而现实中的路途却又是那么漫长。
“但令不征戍,暗镜生重光”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战争劳役的厌倦和对未来命运的迷茫。即使没有征战之事,也难免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沉重的情绪。这一句也可解读为诗人通过古代的镜子来思索自己的命运,镜子的光泽反射出的是复杂而重叠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感受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边塞将士对于战争、家乡和生活的深刻思考,是一篇抒发边塞思念与战争劳役之苦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