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枣齿宜黄,晋俗诚自淳
出处:《送襄陵李令彦辅》
宋 · 梅尧臣
公相为近亲,翰林为故人。
亲旧各贵显,青袍未离身。
六十去作令,岂慕要路津。
又思汉东归,便置漉酒巾。
深希陶渊明,澹然意已真。
食枣齿宜黄,晋俗诚自淳。
尚不顾隋珠,安肯与此邻。
送君识君心,扫迹向世尘。
亲旧各贵显,青袍未离身。
六十去作令,岂慕要路津。
又思汉东归,便置漉酒巾。
深希陶渊明,澹然意已真。
食枣齿宜黄,晋俗诚自淳。
尚不顾隋珠,安肯与此邻。
送君识君心,扫迹向世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公相:宰相。近亲:关系亲近。
翰林:翰林官。
故人:老朋友。
青袍:古代低级官员的服装。
未离身:还未脱下。
六十去作令:六十岁去做县令。
要路津:显赫的职位。
汉东归:像汉代人那样归隐。
漉酒巾:漉酒的工具,暗示隐居生活。
陶渊明:东晋诗人,以隐逸著称。
澹然:淡泊宁静。
食枣齿宜黄:吃枣牙齿变黄,象征田园生活。
晋俗:晋朝风俗。
隋珠:比喻珍贵之物。
邻:邻居,这里指世俗之人。
识君心:理解你的心意。
扫迹:清除踪迹。
世尘:世俗的尘嚣,指官场或社会名利。
翻译
宰相与我关系亲近,翰林则是老朋友。亲戚旧友各自显赫,我还是穿着青袍未脱身。
六十岁才去做县令,并非向往权要之路。
又想效仿汉代东归,就准备了漉酒巾。
深深仰慕陶渊明的淡泊,心境已如他一般真诚。
吃枣牙齿自然发黄,晋朝风俗确实淳朴。
尚且不看重隋朝的明珠,怎会与世俗之人相邻。
送你离去,理解你的内心,我将远离尘世纷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送襄陵李令彦辅》。诗中,诗人以亲近的公相和故人的身份,表达了对友人李令彦辅的深厚情谊。他赞赏李令彦辅虽然身居高位,但并未忘本,仍然保持着朴素的本色,六十高龄还出任县令,不追求权要之路。诗人提到汉东归隐的生活方式,暗示朋友有陶渊明般的淡泊情怀,喜欢吃枣保持牙齿洁白,反映了他对淳朴风俗的认同。最后,诗人表示自己理解并尊重朋友的选择,决定远离世俗,与李令彦辅的心境共鸣。整首诗情感真挚,赞美了友人的高尚品格和淡泊名利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