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丝挈长鱼,碧酒随玉粒
当时往还人,记一不识十。
程侯晚相遇,与语才杰立。
熏然耳目开,颇觉聪明入。
千载得鲍叔,末契有所及。
意钟老柏青,义动修蛇蛰。
若人可数见,慰我垂白泣。
告别无淹晷,百忧复相袭。
内愧突不黔,庶羞以赒给。
素丝挈长鱼,碧酒随玉粒。
途穷见交态,世梗悲路涩。
东风吹春冰,泱莽后土湿。
念君惜羽翮,既饱更思戢。
莫作翻云鹘,闻呼向禽急。
注释
鄙夫:杜甫自谦词。行:行将。
衰谢:犹衰退。
忘:原作“妄”,校云:“一作忘”,据改。
才杰立:才气卓立。
熏然:温和貌。
耳目开:耳聪目明。
鲍叔:此以鲍叔比程录事。
末契:对人谦称自己的情谊。
钟:全诗校:“一作中。
”修蛇:长蛇。
垂白:白发下垂。
告:全诗校:“一作生。
”淹晷:滞留时刻。
晷,日影。
突不黔:指灶突不黑,无烹煮以待客。
语出《淮南子·修务》:“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
”羞以:全诗校:“一作明似。
”赒给:救济。
碧酒:色如碧玉的美酒。
玉粒:指米。
交态:友情的深浅程度。
世梗:世道梗阻。
路涩:路难行。
泱莽:昏暗不明貌。
后土:即大地。
古时称地神或土神为后土。
君:指程录事。
戢:收敛。
鹘:古书上说的一种鸟,猛禽。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名为《送率府程录事还乡》。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不舍之情。
“鄙夫行衰谢”一句,"鄙夫"自称,表示谦逊,"行衰谢"则表明诗人因病体弱,不善言辞,且心神不宁。接着的“抱病昏妄集”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身体虚弱、精神恍惚的状态。
“当时往还人,记一不识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旧日交游之人的怀念,但由于自己的状况,记忆力下降,只能模糊地记得一些片段。
“程侯晚相遇,与语才杰立”则是说诗人与友人程侯相识较晚,但交流后发现彼此的才华和志趣不凡。
“熏然耳目开,颇觉聪明入”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交谈中心灵得到启迪,感受到了智慧的光芒。
接下来的“千载得鲍叔,末契有所及”借古代贤能鲍叔的典故,抒写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期许。
“意钟老柏青,义动修蛇蛰”则是以坚韧不拔的老松和蛇蜕化蝶的奇迹比喻人间真挚的情谊和品格的转变。
“若人可数见,慰我垂白泣”表达了诗人对难得的知音之人的珍惜和感激之情。
“告别无淹晷,百忧复相袭”则是说临别时光飞逝,心中涌现出种种忧虑。
“内愧突不黔,庶羞以赒给”一句,"内愧"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条件的自责,而"庶羞以赒给"则是说尽管有所不足,但仍旧愿意以此作为馈赠。
“素丝挈长鱼,碧酒随玉粒”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清贫而雅致的送别场景。
“途穷见交态,世梗悲路涩”则是说在人生旅途中遇到友人的情谊显得尤为珍贵,而现实中的阻隔和艰难让人感到悲哀。
“东风吹春冰,泱莽后土湿”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春天即将来临,但大地仍旧寒冷潮湿的情景。
“念君惜羽翮,既饱更思戢”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即使在满足后仍旧不忘对方的善举。
最后,“莫作翻云鹘,闻呼向禽急”则是劝告朋友不要如同翻飞的云鹤一般难以捕捉,而应及时回应诗人内心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