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作闭门僧舍冷,卧闻吹枕海涛喧
出处:《次答邦直、子由五首 其一》
宋 · 苏轼
簿书颠倒梦魂间,知我疏慵肯见原。
闲作闭门僧舍冷,卧闻吹枕海涛喧。
忘怀杯酒逢人共,引睡文书信手翻。
欲吐狂言喙三尺,怕君嗔我却须吞。
闲作闭门僧舍冷,卧闻吹枕海涛喧。
忘怀杯酒逢人共,引睡文书信手翻。
欲吐狂言喙三尺,怕君嗔我却须吞。
注释
簿书:繁忙的公文。疏慵:懒散不求理解。
肯见原:理解本质。
闭门僧舍:静修的僧人生活环境。
吹枕海涛:枕边的海浪声。
忘怀杯酒:忘记烦恼,饮酒。
文书:书籍。
狂言:激昂的话语。
喙三尺:满腹的话要说。
嗔我:责怪我。
吞:忍住不说。
翻译
在繁忙的公文堆中,夜晚梦境也纷扰,是否理解我懒散不求理解的本质。我像一个闭门静修的僧人,身处清冷环境,躺下时只能听到枕头边海浪的喧嚣声。
忘记烦恼,与人饮酒聊天,随手翻阅书籍助眠。
我有满腹狂言想倾诉,但又怕你责怪,只好忍住不言。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状态。"簿书颠倒梦魂间,知我疏慵肯见原"两句表明诗人对待繁杂的尘世事务持有一种豁达态度,即便是记录和管理这些琐碎之物也不过是一场梦境,自己对此并不着急,也愿意原谅这种颠倒混乱的状态。
"闲作闭门僧舍冷,卧闻吹枕海涛喧"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情景。闭门谢客,与世隔绝,就像僧房般寂静,夜晚躺在床上,只听得见远处海浪的声响,这种宁静而又壮阔的声音成为了他心灵深处的慰藉。
"忘怀杯酒逢人共,引睡文书信手翻"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文学的珍视。即使是饮酒作乐,也希望能够与人共同享受,而对于文字则如同旧友,每次翻阅都能带来安宁与快眠。
最后两句"欲吐狂言喙三尺,怕君嗔我却须吞"则透露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有时想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但又担心别人的不悦而选择了压抑这些狂野的话语,这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在表达个人思想时所面临的束缚和顾忌。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与个性发挥的渴望,以及他对内心世界的珍视。